一岁光阴馀此夕,千门梅柳接新年。
人心寂寞同山水,世故推迁有后先。
知见欲留徒叹逝,身名如幻惜生前。
纵观衰变谁堪觉,独抱寒襟问古仙。
癸亥除夕
一年的时间在此刻只剩下了晚上,千家万户门前的梅花柳树迎接新年的到来。
人心寂寞与山水一样,世故更替有先后之分。
知见欲留徒叹逝,身名如幻惜生前。
纵观衰变谁堪觉,独抱寒襟问古仙。
注释:
- 癸亥:农历年份,这里特指某个具体的年份。
- 除夕: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腊月三十日或二十九日,为岁末之夜。
- 光阴:时间,岁月。
- 馀此夕:在这里度过这个夜晚。
- 千门:形容众多家门,泛指众多人家。
- 梅柳:梅花和柳树。
- 接新年:迎接新年的到来。
- 人心:人的内心。
- 寂寞:孤独,空虚。
- 同:一起,共同。
- 山水:自然界的景色,这里指人的心境。
- 推迁:变迁,推移。
- 后先:先后,次序。
- 知见:知识见解,见识。
- 欲留:想要留住。
- 徒:只,仅仅。
- 身名:身份和名声。
- 如幻:像幻影一样,比喻虚幻无常。
- 衰变:事物的变化衰落。
- 谁堪觉:谁能觉察这种变化?
- 独抱寒襟:独自抱着寒冷的衣襟,形容独自面对困境。
- 问古仙:询问古代的仙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癸亥年(具体年份不详)除夕夜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描绘除夕夜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同时,诗中的“知见欲留徒叹逝,身名如幻惜生前”等句,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名利看淡、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最后两句“纵观衰变谁堪觉,独抱寒襟问古仙”更是将诗人的感慨推向了高潮,表达了他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