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长征路,彷徨欲曙天。
最怜清素影,扑落马蹄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重要的表现手法和形象,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迢递”“彷徨欲曙天”是说长路迢迢、天已将明;“最怜清素影”是说清白如玉的身影最让人怜爱;“扑落马蹄前”是说清素的身影扑落到了马蹄前。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译文:

漫长的道路曲折遥远,黎明的天色渐亮。最可怜悯的是那洁白无瑕的影子,扑落到了马蹄前。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从诗的内容看,诗人是在一个清晨赶路,在茫茫的山路上行走。首联写“长路”,以“迢递”二字形容其长,“彷徨”二字写行旅之难。“欲曙天”,点出时当黎明时分,说明诗人是一大早出发的。这两句写出了旅途的艰辛以及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颔联写途中所见,一个“最”字突出了作者对清白身影的怜爱之情,而“扑落马蹄前”又暗示出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尾联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写自己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情感。

参考答案:

先于

迢递长路遥,

彷徨欲曙天高。 (长路)

最怜清素影,

扑落马蹄前。 (影子)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思乡之情的七绝诗。首句“迢递长路遥,彷徨欲曙天高”写诗人的行程。“迢递”形容长路远,“彷徨”形容旅途辛苦,“欲曙天高”则描绘了晨光初照,天边渐渐泛白的景象,渲染出旅途的艰难。第二句“最怜清素影,扑落马蹄前”写诗人看到清冷孤寂的身影落在马前的情景。“最怜”两字表现出了诗人深深的怜惜之情。最后一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