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年一字无,如何野老却叨叨。
垂钩千尺深潭意,极目清波忆巨鳌。
【注释】
刻诃林:即“刻经台”,在今印度,为古代佛教徒念经的处所。四十九年:指作者一生的时间。一字无:一诗也写不出来。如何野老却叨叨:我一个老翁怎么还能唠叨不停呢。垂钩千尺:垂钓者能以千尺长的竿子钓鱼。深潭:深水之潭。极目清波:远望清波荡漾的水面。忆巨鳌:想起巨大的海中生物。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的首句“四十九年一字无”表明作者自谓一生没有写出一个字的诗句。次句“如何野老却叨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未能创作出什么好诗的失望和自嘲。三、四两联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第三句“垂钩千尺深潭意”用典,“垂钩”比喻作者自己。“万丈深渊”暗含了作者对自己才华不被重用的愤懑。第四句“极目清波忆巨鳌”则是运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巨鳌”代指大才之人,“清波”代指贤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像渔夫一样,在深潭垂钓,希望能钓得大鱼,但却只能看到清澈的波浪,想到贤人贤才却不能得到重用,不禁感慨万千。这首诗虽然看似只是简单的咏史抒情,但实际上却蕴含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才能被埋没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