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避客来山上,今在山中喜客过。
只为到来俱不俗,一帘风雨落花多。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掌握。
“初春”“避客”句,点明时间是初春时节(即早春二月),地点在山上,“避客”表明诗人此时正隐居山林,与世俗隔绝。诗人在初春时来到山中,是为了躲避世俗的喧嚣,远离尘世的纷扰;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一来便受到了欢迎,山中的隐者都纷纷前来拜访,这使诗人感到惊喜不已。
第二句承接上句,进一步写诗人在山上的感受。“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诗人来到山上后,发现这里的人们并不都是追求名利的人。“俗人”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庸俗之人;二是指那些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隐逸之士。“俗人”,与前文的“避客”相对照,说明诗人在山上所遇到的人都是不追求名利、淡泊名利的人。这些隐士们的到来,让诗人感到十分高兴。
第三句紧承上句,进一步写诗人在山上的生活。“俗人”的到来,给诗人的隐居生活增添了欢乐。他们一起赏花饮酒,吟诗赋词,共叙友情,畅谈理想,彼此之间没有名分之分,也没有地位高低之别。“俱不俗”,既指这些隐士们人品高雅、志趣高远,又表现了作者对这些人的喜爱。“俗人”的来访,使得诗人的隐居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最后一句,写诗人与“俗人”在一起时的情景。由于风雨交加,花瓣飘落,满地皆是落花。“风雨”、“落花”两个词语,将风雨交加的景象渲染出来。“一帘”,用帘子作为隔断,以隔开外面的风雨,使室内更加安静舒适。“帘”,指竹帘或木制的门帘等。诗人之所以选择这样一间屋子来接待客人,显然是为了让“俗人”感到宾至如归。诗人与“俗人”在风风雨雨中品茶赏花,相互交流心得,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诗人在风雨中与“俗人”相聚,更显出他的雅量和气度。
【答案】
①曾因避客来山上②今在山中喜客过③只为到来俱不俗④一帘风雨落花多⑤赏析:首联交代时间是早春二月,地点在山
上;“避客”表明诗人此时正隐居山林,与世俗隔绝。诗人来到山上后,发现这里的人们并不都是追求名利的人。这些隐
士们的到来,让诗人感到十分高兴。颈联写诗人在山上的生活。他们一起赏花饮酒,吟诗赋词,共叙友情,畅谈理
想,彼此之间没有名分之分,也没有地位高低之别。尾联写诗人与“俗人”在一起时的情景。由于风雨交加,花瓣飘落
,满地皆是落花。(译文见下)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描写了诗人在初春时节来到山上后的生活情景。全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充满生
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