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寻源山径赊,路逢绝处有桑麻。
野人住在最高顶,树里孤烟便是家。
【注释】
①赊:长。②树里孤烟:指炊烟。③野人:隐居者。④最高顶:山巅。⑤树里孤烟便是家:在树丛之中,一缕孤独的炊烟就是他们的家。⑥柴门:柴草编成的门户。⑦茅屋:用稻草、树枝等搭成的屋子。⑧云水谣:指山中流水和人家。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山居生活的恬淡闲适。前两句写景。第三句写隐者居处。最后两句写隐者的生活情趣。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幽深静谧、清旷绝尘的山水图。
“曲水寻源山径赊”,首句写诗人沿着弯弯曲曲的小溪去寻觅源头,山路曲折延伸,好像要走到天边。“赊”在这里是形容词,表示山间小路上曲曲折折,没有尽头。“路逢绝处有桑麻”,意思是说在通往山顶的路上,遇到了一片桑麻地,这让人感到惊喜不已。
“野人住在最高顶,树里孤烟便是家”,“野人”,即隐士。“最高顶”,指的是山的最高处。在最高峰上建屋造舍,是古代隐居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树里孤烟便是家”,意思是说在树林深处的小屋,烟囱冒出的一缕缕炊烟就是他们的家。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山中探寻水源时偶然遇到的一个山人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于这种远离尘嚣、归隐自然的生活的喜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