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青青修竹园,下有泉水流其根。
云中有源深且远,涧底无泥清不浑。
月明似见鸾凤浴,风过忽听笙竽喧。
道人睡起自洗耳,散发石上开清尊。

诗句解析:

  1. 南山青青修竹园,下有泉水流其根。
    南山青翠的竹林,下面有清澈的泉水流经它的根部。这句话描绘了一处风景秀丽、环境幽静的自然景观。南山和竹林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泉水则给这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2. 云中有源深且远,涧底无泥清不浑。
    云雾缭绕之中,隐藏着源头,它既深邃又遥远;涧底没有泥沙,所以水是清澈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中纯净水源的赞美。云雾中的深源象征着神秘与深远,而涧底的水则是清澈见底,无杂质,反映出自然之美的本质。

  3. 月明似见鸾凤浴,风过忽听笙竽喧。
    当月光明亮时,可以见到鸾凤在沐浴;风吹过时,似乎能听到笙竽的声音。这两句诗意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如水,鸾凤成双翩翩起舞,笙竽声悦耳动听。这里的“笙竽”指的是古代乐器,笙和竽都是吹奏乐器,常用来比喻美好的音乐或景象。

  4. 道人睡起自洗耳,散发石上开清尊。
    道士醒来后,自己动手清洗耳朵,然后坐在石上,打开酒杯畅饮。这句诗意地表现了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道人在醒来之后,选择了自洁的方式,体现了道家追求内心清净的理念。随后,他坐在石头上,打开酒杯畅饮,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译文:
南山青翠竹林美,泉水流淌润根基。
云雾深处藏深源,涧水清澈无泥沙。
皓月当空照鸾凤,微风拂过闻笙歌。
道士醒来洗尘垢,石上散衣酌清酒。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山水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生动的动作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