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吏封州印,家儿献岁盘。
春兼梅蕊浅,兴落酒杯宽。
瘴疠全生足,驱驰向晚难。
不遑将父母,何以慰承欢。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1.诗句解析与译文:
- 甲戌除夕 其二:这是诗的题目,”甲戌”可能是指特定的一年或日期,“除夕”指的是每年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其二”暗示这是一组诗中的第二首。
- 堂吏封州印:描述了一位官员在封州(可能是一个行政区)衙门工作的场景。”堂吏”指的是管理官府文书的小吏,”封州印”则是指官员所掌管的印章,通常用于官方的文告和文书。
- 家儿献岁盘:描绘家人为庆祝新年而准备丰盛食物的场景,这里的“岁盘”指的是过年时人们用来祭拜、供奉的供品,通常包括各种食物如鱼、肉等。
- 春兼梅蕊浅:春天到来,梅花盛开,花瓣颜色淡雅。”梅秝”是梅花的花蕊,此处用来形容春意盎然的景象。
- 兴落酒杯宽:形容饮酒时的兴致不高,可能是因为身体不适或者心情不佳。”兴落”指心情低落,”酒杯宽”则意味着饮酒量较大,酒意更浓。
- 瘴疠全生足:描述一个人因长期生活在疾病肆虐的地区而获得了免疫力。这里的“瘴疠”指的是热带地区常见的湿热病,”全生足”表示这个人因为适应了这种环境而健康长寿。
- 驱驰向晚难:描绘了一个人为了履行职责而在黄昏时分仍然忙碌的情形。这里的“驱驰”指奔走劳累,“向晚难”则表示在日落之后仍难以休息。
- 不遑将父母:表示没有时间顾及父母,这反映了作者可能由于公务繁忙而忽略了对家人的照顾。
- 何以慰承欢:表达了作者对于无法陪伴家人过年的遗憾和愧疚之情。这里的“承欢”指孩子或亲人的欢乐,“慰承欢”则是试图安慰他们。
2.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官员在春节期间的忙碌与辛劳,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愧疚之情。诗中既有对生活琐事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亲情的深情寄托,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