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佳节在山城,逝水流年忽自惊。
灯火殊方同节候,歌钟何处起春声。
衰残断酒江梅笑,飘泊怀乡鬓雪生。
四海幸逢阳道泰,官曹端坐咏升平。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上元佳节在山城,逝水流年忽自惊。
  • 上元节:元宵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庆祝农历正月十五,象征团圆和光明。
  • 山城:指的是某个地理位置较高、地势险要的城市。
  • 逝流年:流逝的岁月。
  • :感到惊讶或意外。
  • 译文:在山城中迎来了上元佳节,时间匆匆逝去让人感到惊讶。
  1. 灯火殊方同节候,歌钟何处起春声。
  • 殊方:不同的地方。
  • 歌钟:指宴会上的音乐和钟鼓声,是庆祝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春声:春天的声音,通常用来形容欢快的乐曲。
  • 译文:虽然我们身处不同的地域,但节日的气氛相同,音乐和钟声共同奏响了春日的欢乐。
  1. 衰残断酒江梅笑,飘泊怀乡鬓雪生。
  • 断酒:停止饮酒,可能因节日而暂时放下。
  • 江梅笑:形容梅花盛开时的样子,带有笑意。
  • 飘泊:漂泊不定。
  • 怀乡:心中想念故乡。
  • 鬓雪生:形容白发增多,通常用于老年人。
  • 译文:我因节日而停止了饮酒,看着盛开的江梅,心生欢喜;同时我也在思念远方的家乡和日渐增长的白头发。
  1. 四海幸逢阳道泰,官曹端坐咏升平。
  • 四海:全国各地。
  • 阳道泰:指天气晴朗,道路通顺,国家繁荣安定。
  • 官曹端坐:官员们端坐其位,享受和平安宁的日子。
  • 译文: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感受到了国家的安定与繁荣(即“阳道泰”)。官员们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心地处理公务,享受太平盛世的生活(即“咏升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节日的景象和人们的活动,反映了人们对节日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如“逝水流年”、“灯火殊方”、“江梅笑”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美。同时,诗人通过对节日气氛的感受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人们对家国情怀的认同和对和平盛世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