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馆张灯二鼓声,词林觞咏接高情。
群龙喜奉云中会,匹马愁分雪后程。
春尽乡书先雁到,山寒归路怕风生。
江南回首瞻依地,明月苍苍满帝京。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分析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按要求进行作答。
乔奉常席上次韵别诸君子:“乔奉常”即乔吉,这里指的是词人和乔吉。席间他依次用韵赋了一首送别的词,因此“次韵”就是指用词人先前所赋诗的韵部来创作新的作品。“诸君子”指在座的诸位文人。此句的意思是词人和在座的各位文人分别,在乔公席上,他依次赋了一首送别的词。
别馆张灯二鼓声,词林觞咏接高情。“别馆”即宴会场所,“张灯”指点亮灯笼,“二鼓声”即夜晚二更时分。此句的意思是宴会场所灯火通明,词人们饮酒作诗,以接高情。“词林”指文人聚集的场所,“觞咏”指饮酒赋诗。此句的意思是文人聚集的场所,饮酒吟诗,以接高情。
群龙喜奉云中会,匹马愁分雪后程。“群龙”指与会的文人,“喜奉”意思是喜欢、乐于。“云中会”指与天上的仙人聚会。“匹马”指骑的马。“愁分雪后程”意谓骑着马要分开,因为雪天路滑,难以前行。此句的意思是一群文人乐于在天上聚会,而我骑着马要离开,因雪天路滑而感到难过。
春尽乡书先雁到,山寒归路怕风生。此句中的“先”是动词,意为首先、提前。“雁”指大雁。“山寒”指山上寒冷。“怕”是怕的意思,“生”是动词,意为产生。此句的意思是春天结束,家乡的书信将提前到达,山路寒冷,我担心路上有风。
江南回首瞻依地,明月苍苍满帝京。“江南”指江南地区,“瞻依”是瞻仰依靠的意思。“明月苍苍”形容月亮明亮的样子,也暗示诗人思念之情。“满帝京”指月光照耀着整个京城。此句的意思是我回头望去,只见江南之地,仰望依靠的地方,明月高照,照亮了整个京城。
- 鉴赏内容:本词为作者离席时所作的词,表达了他对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 鉴赏语言:词中用典丰富,运用了许多典故,如“群龙”指与会的文人,“云中会”指与天上的仙人聚会等,这些典故的运用使得词更加富有文采。同时,词中的语言也十分优美,如“词林觞咏接高情”、“骑马分雪后程”、“山寒归路怕风生”等句子都非常具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 鉴赏表达方式: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如“骑马分雪后程”中的“分”字,形象地描绘出了马与雪的情景;“山寒归路怕风生”中的“怕”字,则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寒冷天气的感受。
- 鉴赏情感态度:整首词流露出作者对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这种情感态度不仅体现在词中的句子中,更体现在作者对这次聚会的重视程度以及他对朋友们的深情厚谊。
【答案】
乔奉常席上次韵别诸君子
别馆张灯二鼓声,词林觞咏接高情。
群龙喜奉云中会,匹马愁分雪后程。
春尽乡书先雁到,山寒归路怕风生。
江南回首瞻依地,明月苍苍满帝京。
翻译:
在宴会上,乔奉常规礼辞别众友,他们举杯畅饮,吟诗作乐。
宴会结束后,他告别众友人,踏上了归途。
春天即将过去,远方的书信将会先于鸿雁来到,山路寒冷,我担心路上会有风。
我回头望去,只见江南之地,仰望依靠的地方,明月高照,照亮了整个京城。
鉴赏:
此词是作者离席时所作的词,表达了他对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