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祖还乡歌大风,高台提剑气成虹。
关西父老三章约,垓下河山百战功。
只见枌榆生故社,屡闻鸡犬变新丰。
经过又是高阳侣,醉折桃花荐酒红。

沛上怀古

汉祖还乡歌大风,高台提剑气成虹。

关西父老三章约,垓下河山百战功。

只见枌榆生故社,屡闻鸡犬变新丰。

经过又是高阳侣,醉折桃花荐酒红。

注释:

  • 沛上:指沛县,刘邦的故乡。
  • 大风:指刘邦在沛县起兵反抗秦朝时的威风。
  • 提剑:指刘邦在起兵反秦时手持宝剑。
  • 关西:指函谷关以西地区,刘邦起兵的地方。
  • 垓下:指垓下之战,刘邦在垓下被项羽击败。
  • 枌榆:指枌榆树,一种树名。
  • 故社:指旧时祭祀的土地神庙。
  • 新丰:指新丰市,一个汉代的小城市。
  • 高阳:指西汉初年的一个郡,刘邦的故乡。
  • 醉折桃花:形容醉酒后折取桃花作为酒器。
    译文:
    汉太祖在沛县归隐并起兵反秦,他挥剑高呼大义凛然,气概如长虹贯日。
    关中的父老们与他订立三章之约,他在垓下的战斗中建立了赫赫战功。
    只有枌榆树和故土还在,而新丰城的鸡犬已经换了新主人。
    我路过高阳郡又遇到老朋友,他让我用桃花来酿新酒,酒色通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刘邦归隐、反秦、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诗。诗中通过对刘邦生平事迹的描绘,展现了他的英勇无畏和伟大功绩。
    首句“汉祖还乡歌大风”,以“大风”二字点明了刘邦的威风凛凛,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他的身影。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刘邦在沛县起义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情怀念。这里的“大风”不仅仅是形容刘邦的威风,更是对整个历史进程的影响和推动。
    第二句“高台提剑气成虹”,则是对刘邦在起兵反秦时的情景进行描绘。他用“气成虹”来形容刘邦的气势,仿佛天空都被他的力量震撼,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刘邦的豪迈气概,也展现了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第三句“关西父老三章约”,则转入描写刘邦与关中父老们的约定。这里,“三章约”可以理解为刘邦提出的三条原则或主张,这些原则对于当时的局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达了刘邦与关中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的理想追求。
    第四句“垓下河山百战功”,进一步描绘了刘邦在垓下之战中的英勇表现。这句诗中的“河山”可以看作是对战场的一种象征,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百战功”则强调了刘邦在这场战役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刘邦英勇善战的赞美之情。
    第五至七句,“只见枌榆生故社,屡闻鸡犬变新丰。经过又是高阳侣,醉折桃花荐酒红。”则转入描写诗人自己的游历经历。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不同地方见到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诗人也在这些诗句中展现了自己的豪放不羁和洒脱自如。
    最后一句“醉折桃花荐酒红”,则是对诗人自己的形象进行描绘。这里的“醉折桃花”可以看作是诗人对自己豪放性格的一种体现;而“荐酒红”则暗示了诗人饮酒作乐的场景和心情。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刘邦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家乡、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和影响。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