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寄在国门阳,西岭蟠回入户苍。
含云洞壑泉台迥,碍日松梧露径长。
岁岁采蘋修俎豆,重重栽竹护垣墙。
南州高士今难作,唯听慈乌吊白杨。
【注释】
西爽草堂:在国门之西,故称西爽。爽,凉快、宜人。国门,指国境门。阳,山南水北为阳。
蟠回:回旋曲折。户苍:门框青色。户,门窗。
含云:云雾缭绕。洞壑(hè ):山间深谷。泉台:泉水与平台。迥:远。
碍日:遮住太阳。松梧:松树和梧桐。露径:露水打湿的小路。长:长。
岁岁采蘋(pín):每年春天采摘苹菜。修俎豆:制作祭品。俎是盛肉的礼器,豆是盛食品的礼器。
重重栽竹:层层种植竹子。护垣墙:围墙。重,层层。护,保护。
高士:高尚的人。今难作:现在难以再做。作,做。惟听慈乌吊白杨:《诗经》中有“慈乌反哺”的故事,此处借以比喻怀念故土。慈乌,乌鸦。吊,哀叹。白杨:白杨树,常用以象征思乡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以“高士”自况,表达了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首联“草堂寄在国门阳,西岭蟠回入户苍。”写草堂所在之地。国门,指国境门,也泛指边关。阳,这里指西边。这两句点明草堂的位置。
颔联“含云洞壑泉台迥,碍日松梧露径长。”写草堂周围景色。含云,指云气弥漫。洞壑,指山中深邃的岩壑。泉台,指泉水流淌的台地。这两句写草堂周围的幽静美景。
颈联“岁岁采蘋修俎豆,重重栽竹护垣墙。”写草堂的用途。采蘋(pín),采摘苹菜。脩,修饰,制作。俎,古代祭祀时用来放置牲肉的祭具。豆,古代祭祀时盛放食物的器具。这两句写草堂主人的日常生活及劳作。
尾联“南州高士今难作,唯听慈乌吊白杨。”写诗人的感慨与思念。南州,指南方某州。高士,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这两句写作者因远离故乡而感到惆怅、无奈,只能借助慈乌哀鸟来寄托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全诗通过描写草堂的地理位置、周围景色以及日常活动,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宁静致远的生活环境。同时,诗人通过对比草堂主人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