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访嘉隐,凌崄跻峻巅。
远水浮白日,叠岭霾苍烟。
庞公去已久,讵识躬耕田。
何功勒钟鼎,卒使高名传。
赫赫刘荆州,遗安让其贤。
此道今岂有,流尘暗弓旃。

【注释】

①嘉隐:指晋代隐士陶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曾隐居于鹿门山。

②峻巅:高高的山顶。

③庞公:指东汉名臣庞德公,字公庞,任南郡太守时,退隐不出。

④讵(jù):怎么、哪里。躬耕田:亲自耕种田园。

⑤刘荆州:指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安:平安,不受损害。让其贤:任用其贤能的人。

⑥此道今岂有:当今世上还有谁能做到?岂:难道。有:存在。

⑦流尘暗弓旃:流散的尘土遮住了弓上的箭羽。

⑧旌旗:古代军队的标志。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写中丞与友人同登鹿门山,感慨世风日下,英雄无用武之地。全诗四句,每句都以景起,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首句“维舟访嘉隐”,点明登临鹿门山的缘由是访寻好友陶渊明。“嘉隐”二字点明陶渊明是隐士身份。“维舟”即系船的意思。“访嘉隐”表明了诗人与友人的友情深厚,并且对好友非常仰慕。

“凌崄跻峻巅”,写诗人和朋友来到山巅。“凌”、“跻”都是登上的意思。“险”、“峻”描绘出山路崎岖,攀登不易,突出诗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

“远水浮白日,叠岭霾苍烟”。这两句写景。诗人放眼远眺,眼前只见一层层叠嶂之中,云雾缭绕如烟,太阳也显得那么遥远。这里的“远水”、“叠岭”、“白日”、“苍烟”等词语,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那遥远而朦胧的山水之间,使人产生一种迷离的感觉。

“庞公去已久,讵识躬耕田。”这两句写人。“庞公”指的是东汉名臣庞德公。“讵”意为“哪里”。诗人在这里感叹自己与好友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无法再像当年那样亲密无间了。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山林的向往和追求。

“何功勒钟鼎”,这一句诗人发出感慨:“我有什么功劳可以刻在钟鼎上呢?”这里的“功”是指功绩,“勒”是刻记之意。诗人在此表示了自己的谦逊和低调,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他希望世人能够看到他的才华和贡献,而不是仅仅看重他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积累。

最后两句“赫赫刘荆州”,诗人提到了刘荆州。刘荆州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人物之一,曾任荆州刺史、征北将军、宜都太守等职。他为人正直、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善于用人、敢于担当重任。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令人敬佩的业绩和佳话。然而,如今却遗爱于荆州,使高名传后世,成为千古佳话。

整首诗通过登临鹿门山的经历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和人生感悟。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薄之心。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