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坐清觞疏,苦吟寒烬落。
幸远丝竹喧,转羡幽抱廓。
留欢就闲轩,延望倚虚阁。
寄谢招隐篇,居然得丘壑。
【注释】
知山堂:即知音楼,在南京。雅集:文人雅集。清觞:指酒的清美甘冽。苦吟:形容苦吟诗句。寒烬:指烧尽的烛灰。幸远:庆幸远离尘嚣。丝竹:指音乐,这里泛指管弦乐器。转:反而、反而觉得。幽抱廓:意谓心胸豁达旷远。留欢:留下欢聚。就闲轩:到闲适的轩窗边。延望:眺望。倚虚阁:依傍空虚的高楼。寄谢招隐篇:《诗经·小雅》中的《伐木》诗:“于以采樵?于涧谷之间。”朱熹注:“招隐,言山林之士欲隐遁也。”丘壑:指山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京知音楼上与同僚雅会时所作。诗人面对清美的酒杯和已经燃尽的烛光,苦苦吟咏,而感到心灰意冷;但庆幸自己远离了喧闹,反倒羡慕心胸开阔旷远的隐士。他邀请同僚到清幽的轩窗前赏景,并请他们欣赏《伐木》诗篇,表达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追求。
首联“知山堂雅集二首”点明集会地点,说明集会的性质。“晏坐”是安坐,“清觞”指清酒,“疏”字表明宴饮的气氛是宁静的。“苦吟寒烬落”是说诗人独自饮酒,因思及世事而悲凉。“清觞”即指清酒。“寒烬落”则暗示着酒已喝得差不多了。“幸远丝竹喧”,写宴饮之乐。“丝竹”为古代乐器名,此处指音乐。诗人说,幸亏远离了热闹的市井,可以听到远处的音乐声。“转羡幽抱廓”,写诗人的情怀。“转”,反语,“幽抱”指心境,“廓”指开阔。诗人说,我反而羡慕心胸豁达旷远的人。
颔联“幸远丝竹喧,转羡幽抱廓”,是说诗人因远离喧嚣,得以聆听美妙的音乐而感到欣喜。然而,诗人又转而羡慕心胸豁达旷远的人,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留欢就闲轩,延望倚虚阁”,描绘宴饮的情景和诗人的愉悦心情。“就闲轩”意为来到静谧的轩窗旁。“延望”意为远眺。“倚虚阁”意为依傍空荡的高楼。这一联描写宴饮的场景,以及诗人在宴会上的心情和行为,表现出诗人与同僚们共度良宵的快乐时光。
颈联“寄谢招隐篇,居然得丘壑”。“寄谢招隐篇”是指诗人向同僚表达了自己想要隐居的愿望。“居然得丘壑”意为竟然实现了隐居的愿望。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尾联“寄谢招隐篇,居然得丘壑。”是说诗人向同僚表达了自己想要隐居的愿望,没想到竟然真的得到了一个隐退之地——山水之间。“居然”意为竟然、出乎意料地。“丘壑”指山川、林野。这一联抒发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通过这一联,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眷恋和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