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多疮疣,君门嗟万里。
先民喻安危,即事指舟水。
银章挂君腰,承宣职所委。
奏功赤墀下,愿言报天子。
不闻四郊乱,无乃大夫耻。

诗句原文为:斯人多疮疣,君门嗟万里。先民喻安危,即事指舟水。银章挂君腰,承宣职所委。奏功赤墀下,愿言报天子。不闻四郊乱,无乃大夫耻。

此诗出自明人顾璘之作品《赠别周别驾王司理入京十四首》。此诗通过描述一位官员即将离开京城的情景,展现了离别的愁绪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全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也体现了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斯人多疮疣”以生动的形象比喻了同僚间的多病和困境,表达了对同行者的同情和关心。紧接着,“君门嗟万里”,诗人借古讽今,以古人的远行来反衬今日官员离京的无奈和辛酸。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官员们身处高位却不得安宁的现状,更揭示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与勾心斗角。

“先民喻安危,即事指舟水”则转向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诗人以古代先民比喻当前的安危情况,将国家大事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表现出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注。而“即事指舟水”则进一步点明了官员们所面临的实际困境,如同在波涛中航行的船只一般,随时都有可能遇到风浪,需要谨慎应对。

在这首诗中,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例如,“银章挂君腰”,这里的“银章”象征着权力和荣耀,而“君腰”则暗示了官职的沉重。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述,表达了对官员们肩负重任、承受压力的同情。同时,“承宣职所委”中的“承宣”一词,既反映了官员的职责所在,又隐含了他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而“奏功赤墀下”则直接点明了官员们的工作场所,即朝堂之上,他们的努力和成就都在这里得以显现。

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别离的深刻理解。在诗的最后一句“不闻四郊乱,无乃大夫耻”中,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前程的祝福。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加深了诗歌的情感色彩,也使得整首诗更具哲理性和启示性。

《赠别周别驾王司理入京十四首》是一首充满深意且感情真挚的诗作。它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官场形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无论是对于官员们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还是对于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表示担忧,抑或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都给予了深刻的思考和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