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地才名公最贤,绾章念载鳄江边。
方占驯雉徵三异,讵谓飞凫各一天。
水涨蒹葭思暮雨,亭垂杨柳带秋烟。
此身处处堪酬国,伫听芳声海内传。
【注释】:
《初秋神泉送别邑侯谢镇宇北归三首》是明代诗人杨慎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都是送别之作,但所送之人不同,分别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对贤者的敬仰之情和对友人归去后前程的美好期望和祝愿。第一首写与友人别离时的情景;第二首写友人才名出众,德行高尚,希望他早日得到重用;第三首写自己虽在边塞,但心系中原,希望友人能早日平定叛乱,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立业。
【赏析】:
“楚地才名公最贤。”起句开门见山地点明题旨。“楚”,泛指南方,这里指南方地区。《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而其妻独笑季子。季子曰:‘吾知女子之悦人也,不如耳也’。后二岁,吴王夫差败越于职娄。报徐君曰:‘昔者吾先大夫子胥善养由基,教之对舞,为乐吴军。吾先大夫子余善养鸟,教之鸣禽,亦乐吴军。今吾使子为将而敌齐,其何故不能?’”此乃楚地才名的代表。所以此处以“楚”指代南方贤士。又“才名”,指才能和名声,即才智和名声。古人常用“才名”来称赞有才能、有声望的人。“公最贤”,意为“你是最贤明的”。
“绾章念载鳄江边。”这是说贤人在江南一带,被朝廷征召,准备赴任。“绾”,同“挽”,意思是拉,牵引。“章”,古代的一种公文,这里指奏疏。“载”,运载,携带。“鳄江”,指长江。“绾章”,指上奏章文表。“念”,想。“载鳄江边”,意为“想着被拉到长江边上”。“绾章”,上奏章的意思。这四句大意是:楚国地方最贤明的人士,正被朝廷拉去向皇帝呈奏奏章了。
“方占驯雉徵三异,讵谓飞凫各一天。”这是作者想象贤人在朝中任职的情况。“方”,正,将要。“占”,占卜。这里指预知或料想。“驯雉”,指鸡。“三异”,指三种祥瑞。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武帝建元元年冬十月,祠上帝于雍,获白麟,一角,足自若,拜献太祝。”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一曰‘白鹿也’。”可见所谓“三异”指的是白麟。“飞凫”,传说中一种能飞的神兽。《列子·周穆王篇》说:“西极天柱有五采神鸟,相承负青黄赤白黑五色大羽,名日希有,歌曰:‘遗风化雨,道无止宿,时固不可御,道无止行。’”这里用“飞凫”比喻贤人。“各一天”,意谓各自有一天的才华。这两句大意是:现在你正被朝廷拉去向皇帝呈奏奏章。我预想你在朝廷中一定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像那白鹤一样高飞远举,像那麒麟一样受到皇帝的赏识。
“水涨蒹葭思暮雨,亭垂杨柳带秋烟。”这二句描写作者送别友人的情景。蒹葭(jiān jiā),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可食,叶子可编席,花穗可制蓑衣。蒹葭丛生水旁,随风飘荡的样子非常美丽。暮雨是傍晚时分的雨。亭垂杨柳,意思是亭子下边长着杨柳,杨柳垂下长长的枝条,仿佛亭子一般。这二句大意是:当水位上涨的时候,岸边的芦苇丛生摇曳,我想起傍晚时下雨的景象;亭子下边长满了杨柳,柳枝垂下,好像亭子一样。这二句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时的伤感之情。
“此身处处堪酬国,伫听芳声海内传。”这二句是说:我虽然身居边关,但心里却时刻想着国家的事情,希望有机会能够为国家效力。“酬国”,报答国家的恩情。“芳声”,美好的声誉。“伫听”,久待。这二句大意是:我虽然身在边关,但我时时刻刻都思念着国家的事情,希望能有机会为国家尽忠效力,让自己的名声传遍天下。这二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忠诚的爱国情愫,也表达了他对友人前途的美好期望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