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推贤闻季札,勾吴事业竟黍离。
清风自是凌松桧,遂志宁甘嗜蕨薇。
大息光僚终酿乱,苛求胡左过阐微。
悠悠千载人何在,枯木寒鸦日几西。

延陵吊古

列国推贤闻季札,勾吴事业竟黍离。

清风自是凌松桧,遂志宁甘嗜蕨薇。

大息光僚终酿乱,苛求胡左过阐微。

悠悠千载人何在,枯木寒鸦日几西。

译文:
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凭吊古人时,听闻了春秋时期吴国的季札以德治国,使勾践能够成就吴越的霸业,而最终被周朝灭亡的故事。这里的“黍离”是指《诗经》中的《小雅•黍离》,诗中表达了对故国亡国的哀思。季札作为吴国的贤者,他的德行和智慧为后人所推崇。

季札的事迹就像清风拂过松树和桧树一样,他的行为和志向都与这些自然景物相呼应,因此人们愿意追随他的脚步。然而,他最终还是选择了隐居,不再追求权力和地位,而是甘于淡泊的生活,就像喜欢蕨薇(一种野生植物)一样。

当季札去世后,其门徒们因为对他的怀念和崇敬而在政治斗争中产生了分歧,甚至酿出了动乱。这显示了人们对季札高风亮节的强烈要求以及对胡亥(秦二世)和赵高(宦官)等人的苛求,他们试图通过阐释细微之处来达到目的,但却忽略了季札的本意。

岁月流转,千年已过,如今人们只能在这片土地上寻觅那些已经逝去的人物。枯槁的树木和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仿佛在诉说着一天天过去的光阴,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季札的生平和他死后门徒们的行为的描写,展示了季札的高洁品格和高尚情操。他用“清风自是凌松桧”来形容季札的品德如同清风一般,超越了周围的环境,不为所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那些追逐名利、忽视德行的人的批评。最后,诗人以“悠悠千载人何在”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感慨,以及对他们消逝后的空虚寂寞的哀叹。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也表达了对道德品质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