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辔修途入帝京,寒暄珍重故人情。
芹宫今喜来三鳣,璧水还看肃五更。
柳絮乱飘离恨结,骊歌数阕客心惊。
三洲莫惜鳞鸿信,徒令莺声忆友生。
【注释】
都门:京城的城门。会:聚会。友竹李先生司训香山:指李公明,字友竹,号香山,曾任国子监司业、南京祭酒,后任礼部右侍郎等职。
芹宫:即文华殿(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天安门前)。三鳣:《尚书·益稷》:“朕作迪,刑文惟时。”《左传·昭公五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故昭穆以配干戚,商颂九篇,歌九功之德……王曰:‘多矣’……有烈文王之文德,而显成周之隆,所以育才也。”此处借指文华殿。
璧水:即御河,为北京城内的主要河流。
柳絮:柳絮纷飞,指春意。
骊歌数阕:骊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南,山上多骊龙。骊歌,指骊山之歌。
三洲:泛指各地。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京师分别友人李公明时所写的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即将离去而自己又无法与之相见的惋惜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象生动,情感真切,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联辔入帝京,寒暄珍重故人情。
芹宫今喜来三鳣,璧水还看肃五更。
柳絮乱飘离恨结,骊歌数阕客心惊。
三洲莫惜鳞鸿信,徒令莺声忆友生。
第一句“联辔入帝京”,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相聚于京城的情景。“寒暄”二句,既写京城的繁华景象,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芹宫今喜来三鳣”,指文华殿内宴饮,宴会上鱼菜丰盛,象征丰收之意。“璧水还看肃五更”,则是指清晨时分,皇宫里奏起了美妙的音乐(璧水,喻美音),使人心旷神怡。这两句诗既描绘出一幅京城的繁荣画面,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第二句“柳絮乱飘离恨结”,则进一步描写了别离的情景。诗人将柳絮比喻为离别的泪水,形象地表达了离别时的惆怅和哀伤。同时,这句诗还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为全诗增添了几分生机。
第三句“骊歌数阕客心惊”,则直接点明了送别的主题。骊山之歌象征着友情的真挚,而诗人听到骊歌声时,不禁感到一阵惊恐,这是因为他深知自己即将离开朋友,而朋友又要远赴他乡。这种情感既真实而又深沉。
最后一句“三洲莫惜鳞鸿信,徒令莺声忆友生”,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他希望友人能够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不要因为距离而忘记了曾经的美好时光。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借助书信或信件的方式,让朋友感受到自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