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邑深隍嵌叠峰,土民食粟扣时舂。

云山溪水常相合,烟树藤萝每自封。

岭外瘴温鸣蟋蟀,海滨郁热显鳙鳙。

常思不律皆由此,数月朱颜别旧容。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边邑深隍嵌叠峰,土民食粟扣时舂。
  • 边邑深隍:边塞的城寨(边邑)周围环山,地势险要,防御工事复杂,故有“深隍”之称;
  • 嵌叠峰:形容山峰重叠,地形复杂;
  • 土民食粟:指当地居民以种植水稻为主,食用粟米;
  • 扣时舂:按时(按照农事季节)进行春米的工作,反映了农耕文化的生活节奏。
  1. 云山溪水常相合,烟树藤萝每自封。
  • 云山溪水:指山上云雾缭绕,山下溪水潺潺;
  • 常相合:形容自然景观中云、山、水的和谐共处;
  • 烟树藤萝:形容树木繁密成林,藤蔓缠绕如烟,增添了幽静神秘的氛围;
  • 每自封:意指自然生长,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形成如此美景。
  1. 岭外瘴温鸣蟋蟀,海滨郁热显鳙鳙。
  • 岭外瘴温:岭南地区潮湿炎热,常有湿热之气;
  • 鸣蟋蟀:在湿热的环境中,昆虫的声音更为清晰,尤其是蟋蟀的鸣叫;
  • 海滨郁热显鳙鳙:海风带来湿润和凉爽,海边的湿热气候使得鱼类等生物更加活跃。
  1. 常思不律皆由此,数月朱颜别旧容。
  • 不律:此处可能指的是自然环境或地理条件对人的影响,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
  • 朱颜别旧容:经过几个月的变化,人的脸色变得红润,容貌焕发,但也可能暗示了生活的不易和变化带来的压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岭南(今广东省一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情感和怀念。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象交织在一起,既有山水之美,又有生活之趣,展现了岭南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风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常思不律”与“数月朱颜”,表达了对变迁和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岭南诗歌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