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及乎圆融。

注释:

  1. 舌存,常见齿亡。比喻舌头还在,牙齿却已经掉光了。
  2. 刚强,终不胜柔弱。指强硬的不能胜过柔软的。
  3. 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及乎圆融。指的是房屋腐朽,但听不到门轴蛀虫的声音;只看到偏执,怎么能到达圆融的境地呢?
    赏析:
    这首诗是《集峭篇》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对“舌存”和“齿亡”、“刚强”和“柔弱”、“户朽”和“枢蠹”、“偏执”和“圆融”等事物的形象比较,表达了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事物的相对性和多样性。他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事物才会显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观察和思考,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诗人还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他告诉我们,人生的成功与否并不是由个人的能力决定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不应该过分强调个人的才能和努力,而是要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和协调。
    《集峭篇》中的这组诗句以独特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哲学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