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情不可纵,当用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情不可拂,当用顺之法制之,其道在一恕字。
【注释】
集峭篇·五十:指《集唐诗一百首》。
己情不可纵:自己的欲望不能放纵。
当用逆之法制之:应当使用抑制的办法来约束它。
逆之:抑制。
其道在一忍字:这是抑制的方法在于“忍”字上。
人情不可拂:人的情欲不能违背。
当用顺之法制之,其道在一恕字:应当使用顺应的方法去制约它,其方法在于“恕”字上。
逆之:抑制。
顺之:顺应自然规律。
恕:宽宏大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人的情感欲望不能放纵,后两句则写人的情感欲望必须顺从自然规律,并应宽宏大量地对待事物,即“逆者”要被抑制,而“顺者”要顺应自然规律,以“恕”来对待事物。
此诗表达了杜甫的处世哲学。他认为人性有好恶,好善嫉恶是人之常情;然而,他主张“己情不可纵”,即自己的情感欲望不能放纵,这反映了他的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他也认为“人情不可拂”,即人的情欲不能违背,这是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认识。因此,他主张“当用逆之法制之”,即应该用抑制的办法来约束自己的欲望,以达到内心的安宁和平衡。
他还提倡“当用顺之法制之”,即应该用顺应自然规律的方法来制约自己的情感欲望。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这首诗体现了杜甫对人性、情感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它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部哲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