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解析】
此诗首联写悟理,颔联写因境得兴,颈联写因境失兴,尾联写自悟。“事”、“理”“人言”“意兴”都是关键词,要注意理解其内涵。
【答案】
译文:道理因为别人的言语而有所领悟,有领悟还有迷惑,不如自己领悟的清楚明白。兴趣从外界环境中得到,有得到也有丧失,不如自己得到的自在悠闲。赏析:诗人在《集峭篇》中提出“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思是说,事物的道理如果只是根据别人的言论来领悟的话,那就会有所感悟,但同时也会有所迷惑,所以不如自己领悟的清楚明了。接着诗人又写道:“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意兴”指兴趣、情趣,“得”指获得,“失”指失去,“休休”即悠然自适,闲适自在的意思。意思是说,情趣是来自外境,但获得的与失去相比,还是不如自己获得的那种悠然自适的感觉。这首诗通过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认识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