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真如转落尘,合和四相复修身。五行论色空还寂,百怪虚名总莫论。
正果旃檀皈大觉,完成品职脱沉沦。经传天下恩光阔,五圣高居不二门。
五圣果位之时,诸众佛祖、菩萨、圣僧、罗汉、揭谛、比丘、优婆夷塞,各山各洞的神仙、大神、丁甲、功曹、伽蓝、土地,一切得道的师仙,始初俱来听讲,至此各归方位。你看那——
灵鹫峰头聚霞彩,极乐世界集祥云。金龙稳卧,玉虎安然。乌兔任随来往,龟蛇凭汝盘旋。丹凤青鸾情爽爽,玄猿白鹿意怡怡。八节奇花,四时仙果。乔松古桧,翠柏修篁。五色梅时开时结,万年桃时熟时新。千果千花争秀,一天瑞霭纷纭。
大众合掌皈依,都念:
南无燃灯上古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过去未来现在佛。南无清净喜佛。南无毗卢尸佛。南无宝幢王佛。南无弥勒尊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无量寿佛。南无接引归真佛。南无金刚不坏佛。南无宝光佛。南无龙尊王佛。南无精进善佛。南无宝月光佛。南无现无愚佛。南无婆留那佛。南无那罗延佛。南无功德华佛。南无才功德佛。南无善游步佛。南无旃檀光佛。南无摩尼幢佛。南无慧炬照佛。南无海德光明佛。南无大慈光佛。南无慈力王佛。南无贤善首佛。南无广主严佛。南无金华光佛。南无才光明佛。南无智慧胜佛。南无世静光佛。南无日月光佛。南无日月珠光佛。南无慧幢胜王佛。南无妙音声佛。南无常光幢佛。南无观世灯佛。南无法胜王佛。南无须弥光佛。南无大慧力王佛。南无金海光佛。南无大通光佛。南无才光佛。南无旃檀功德佛。南无斗战胜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文殊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南无西天极乐诸菩萨。南无三千揭谛大菩萨。南无五百阿罗大菩萨。南无比丘夷塞尼菩萨。南无无边无量法菩萨。南无金刚大士圣菩萨。南无净坛使者菩萨。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诗句
一体真如转落尘,合和四相复修身。五行论色空还寂,百怪虚名总莫论。
注: “一体真如”指的是佛教中的“法身佛”,是一切众生的本性,代表一切真理与实在的存在。”转落尘”指通过修行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合和四相”指调和四种基本形态(苦、集、灭、道)来修身养性。”五行论色空”可能指对宇宙万物的观察与理解,其中“色”指物质世界,“空”指精神或虚无层面,”还寂”则表示回归平静和无为的状态。”百怪”和”虚名”可能指世间众多复杂现象与虚假的名声,”总莫论”意味着不加以评论。
译文
一体真实如同轮回尘世,调和了四种形态以修身养性。探讨了色与空的哲学,以及百般怪异与虚妄之名都不予理会。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境界,强调了通过修行可以达到真正的自在与解脱,不受世俗纷扰所累。诗人用“一体真如”象征内在的纯净和永恒,而“转落尘”则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脱。通过“合和四相”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一种全面的修行方法,旨在调和各种对立面,最终实现心灵的平和。
诗中的“五行论色空还寂”反映了佛教中对于自然和宇宙的理解,认为物质世界虽然存在,但其本质却是空无的,追求的是内心的寂静与超越。最后,“百怪虚名总莫论”表明诗人超脱了对外界名与利的追求,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和真理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一种追求心灵深处平静与智慧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