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各有寄,我独如秋风。

耽诗偶成癖,聊以闲自攻。

薄游来吴会,寒轻不知冬。

樽酒见窗月,仄径幽怀通。

村烟辨遥林,夜气齐群峰。

人忘舟亦静,水木各为容。

恍惚书所对,残灯焰微红。

舟居拈得风字

译文:我独自住在船上,偶然吟出“风”字。

注释:舟居,即船居,指居住在船上。拈得,意指随意得到或发现。

赏析:此诗首句直接点明自己身处舟中,偶得“风”字,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定、随遇而安的心境。

人情各有寄,我独如秋风。
译文:每个人情各有寄托,我就像秋风那样飘摇不定。
注释:人情各有所寄,意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和寄托。秋风,常用来比喻人的感情或者心情的变化无常。
赏析: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情感的淡然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孤独感和漂泊感。

耽诗偶成癖,聊以闲自攻。
译文:我沉迷于诗歌创作,偶尔也会用它来消磨时间。
注释:耽诗,意指沉迷于诗歌创作,常常写诗作诗。偶成癖,意指偶尔也会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闲自攻,意指用诗歌作为消遣和自我攻击的工具。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痴迷和热爱,以及他利用诗歌进行自我修养和排遣的方式。

薄游来吴会,寒轻不知冬。
译文:我来这里游览,虽然冬天已经过去但天气还很冷。
注释:薄游,意指短暂的旅行。吴会,指苏州一带,古时称为吴地。寒轻不知冬,意指虽然冬天已经过去,但天气还很冷。
赏析:这句诗描写了诗人来到吴地时的寒冷天气和他短暂的旅行经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的观察。

樽酒见窗月,仄径幽怀通。
译文:我举杯饮酒,看到窗外的月亮,心中的情感通过狭窄的小路传达出去。
注释:樽酒,意指酒杯中的酒。见,意为看到。窗月,指窗外明亮的月亮。仄径,意指曲折的小路。幽怀,意指内心的思绪。通,意为传达。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饮酒时看到窗外明亮的月亮,内心情感通过狭窄的小路传达出去的情景。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感受和内心的抒发。

村烟辨遥林,夜气齐群峰。
译文:远处的村庄冒着袅袅炊烟,夜晚的气氛与山峰上的雾气交融在一起。
注释:村烟,意指远处村庄冒出的烟雾。辨,意为分辨。遥林,意指远处的树林。夜气,意指夜晚的空气。齐,意为交融在一起。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看到的景象,远处的村庄冒着炊烟,夜晚的气氛与山峰上的雾气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人忘舟亦静,水木各为容。
译文:人们忘记了船在水中安静的样子,水和木头各自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注释:人忘舟亦静,意指人们忘记了船在水中安静的样子。水木,意指水中的水波和木头的纹理。各为容,意指各自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于事物形态变化的感悟。他看到了水中的水波和木头的纹理,感受到了它们各自的美和特点。

恍惚书所对,残灯焰微红。
译文:恍惚间好像看到了书本上的文字,灯光映照下的残影微微发红。
注释:恍惚,意为恍惚之间,似乎看到什么。书所对,意指书中的文字或描述。残灯,意指已经燃烧到一半的蜡烛。焰微红,意指蜡烛火焰的颜色微微发红。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读书时的场景,他仿佛看到了书本上的文字,灯光映照下的残影微微发红。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书籍的热爱和对于知识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