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自古不禁愁,奈穷秋,思悠悠。何似长江,滚滚只东流。霁景萧疏催晚色,新月影,挂帘钩。
芙蓉寂寞水痕收,淡烟浮,冷芳洲。断霭残云,犹自倚重楼。纵有茱萸堪插鬓,须不是,少年头。
诗句释义与赏析
《江城子·西风自古不禁愁》解读
- 诗词原文
西风自古不禁愁,奈穷秋,思悠悠。何似长江,滚滚只东流。霁景萧疏催晚色,新月影,挂帘钩。
芙蓉寂寞水痕收,淡烟浮,冷芳洲。断霭残云,犹自倚重楼。纵有茱萸堪插鬓,须不是,少年头。
- 译文解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色。首句“西风自古不禁愁”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西风带来的无尽忧愁的情感。接着以“穷秋”和“思悠悠”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孤寂和诗人内心的孤独。诗中多次使用“只”、“无依”等词语,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例如,“何似长江”不仅形容了河流的宽广,还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无限延伸和无尽的思念。最后一句“纵有茱萸堪插鬓,须不是,少年头”更是通过对比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和自己的年老体衰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一种悲壮的美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 关键词注释
- 西风:指秋风,象征秋天的气息和季节的变化。
- 不禁愁:无法抑制或抵挡心中的忧愁。
- 穷秋:指深秋时节,天气逐渐变冷,草木凋零,景象萧条。
- 霁景:雨后天空放晴的景象,也象征着事物明朗和清晰。
- 新月:初生的月亮,常常用来象征新的开始或者希望。
- 芙蓉:荷花的别称,这里可能象征着美丽而易逝的青春和美好时光。
- 断霭残云: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逐渐消散,带有一丝凄美和离别的意味。
- 茱萸:一种植物,常用于制作香囊或佩戴,寓意避邪驱病。
- 创作背景
《江城子·西风自古不禁愁》出自明代诗人沈宜修之手,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岁月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述。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秋季常常被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如“秋风起兮白云飞”等诗句都展现了秋季独特的魅力。此词通过西风这一元素,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使整首词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 名家点评
- 《临江仙·洞庭波浪飐晴天》中的“君山一点凝烟”等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 《仝郑文蔚饮水亭作》中的“藤萝盟不负”则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坚守和承诺。
- 《左掖闻莺柬湛甘泉年丈》中的“参差宫树织流黄”,则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