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十三馀,倚床初学绣。
不解春恼人,惟谱花含蔻。
十五弄琼箫,柳絮吹粘袖。
挈伴试秋千,芳草花阴逗。
十六画蛾眉,蛾眉春欲瘦。
春风二十年,脉脉空长昼。
流光几度新,晓梦还如旧。
落尽蔷薇花,正是愁时候。

【注释】

忆昔十三馀:想起从前十三岁的时候。

倚床初学绣:靠在床沿开始学习刺绣。

不解春恼人:不理解春天为什么使人烦恼。

惟谱花含蔻:只有描绘花朵的娇美,才显得有生气。

弄琼箫:吹奏玉制的箫。

柳絮吹粘袖:柳絮随风飘飞,把衣袖都吹湿了。

挈伴试秋千:拉着同伴一起荡秋千。

芳草花阴逗:在芳草地上和煦的阳光下玩耍。

画蛾眉:描画眉毛。

脉脉空长昼:默默无语,度过漫长的白天。

流光几度新:时光匆匆,一年又一年。

晓梦还如旧:早晨的梦境仍然和过去一样。

落尽蔷薇花:蔷薇花落得差不多了。

正是愁时候:正逢这个时候。

【赏析】

《夏初教女学绣》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此诗通过写少女学绣的过程来抒发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首联“忆昔十三馀,倚床初学绣”,回忆起自己十三岁时,开始学习刺绣的情景,表现了少女的好奇、好动、好学。

颔联“不解春恼人,惟谱花含蔻”,春天让人烦恼,但只有描写花朵才显得有生气。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李清照的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她埋怨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见《如梦令》)这里的“花含蔻”即指花含苞待放。

颈联“十五弄琼箫,柳絮吹粘袖”,十五岁时吹箫,柳絮随风飘飞,把衣袖都吹湿了。这是写女孩的活泼可爱。

尾联“挈伴试秋千,芳草花阴逗”,拉着同伴一起荡秋千,在芳草地上和煦的阳光下玩耍,这里写少女的无忧无虑。

末联“十六画蛾眉,蛾眉春欲瘦”,十六岁时描画眉毛,因为思念而感到容颜憔悴,这里写女子的青春易逝。

这首诗通过写少女学绣的过程来抒发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青春年华逝去的无奈与哀伤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感慨和惋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