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汞、灵液、姹女。

气味

辛、寒、有毒。

主治

急惊风。用水银半两、生南星一两、麝香半分,共研细,加石脑油,捣成泥,做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丸,薄荷汤送下。

反胃吐食。用黑铅、水银各一钱半,结砂、硫磺各五钱,官桂一钱,共研细,分两次服。一半米汤、一半姜汗,调在一个碗中把药送下。

胆热鼻血。用水银、丹砂、麝香等分,研细,每服半钱,新汲水送下。

血汗不止。方同上。

胎动(母欲死,子尚活)。用水银、丹砂各半两,合研匀,加牛膝半两,水五大碗,煎汁。吃药时,还吃半茶匙蜂蜜。

胎死腹中。用水银二两,令产妇吞服,殆胎立出。

误吞金银饰物。服水银一两,立出。又方:水银一两,分两次服。服第二次后,立出。

本草纲目·金部·水银从古至今的药用与警示

  1. 释名与别名
  • 汞、灵液、姹女
  • 辛、寒、有毒
  1. 气味与主治
  • 辛、寒、有毒
  • 急惊风
  • 反胃吐食
  • 胆热鼻血
  • 血汗不止
  • 胎动(母欲死,子尚活)
  • 胎死腹中
  • 误吞金银饰物
  1. 药物制备与用法
  • 用水银半两、生南星一两、麝香半分
  • 黑铅、水银各一钱半,结砂、硫磺各五钱,官桂一钱
  1. 历史背景与文化影响
  •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创作《本草纲目》
  • 水银在古代炼丹术中的使用及其争议
  1. 现代应用与安全性考量
  • 水银作为药物必须谨慎使用
  • 历人贪生怕死导致多量水银服食致残废甚至死亡案例
  1. 现代研究与科学态度
  • 李时珍力斥水银“久服神仙不死”谬论
  • 指出历人妄想长寿而服用水银致残废甚至送命
  1. 总结与展望
  • 水银虽具药用价值但需谨慎使用
  • 未来研究应关注其安全性和合理应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