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生疮。用炒粉锡一分、黄连半两,共研为末,搽患处。
翻花恶疮(按:疮内有米粒状小颗,破则出血),翻出于外,故称翻花)。用粉锡一两、胭脂一两,共研为末。在盐水洗净患处后,即将药搽上。一天搽五次。
蜂巢疮。用粉锡、朱砂等分,研细,调蜜搽疮上。
汤火伤。用羊子骨髓调粉锡涂搽。
蠼螋尿疮(按:此疮初起如粟,渐大如豆,后成浆泡,恶汗流出,疼痛难忍,同时有轻度发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陈藏器还说:这种疮能绕腰生长。看来很可能是“带状泡疹”)。用醋调粉锡涂搽。
诸蛇咬伤。用粉锡和大蒜捣如泥,涂伤口。
目翳。用粉锡点翳上,有效。
口干无津。用公猪胆五个,酒煮,到胆囊破烂时,加粉锡一两,研匀,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一丸,咽汁吞下。
本草纲目·金部·粉锡解析粉锡药性与应用
- 粉锡简介
- 定义与别名
- 历史背景
- 用途与功能
- 粉锡成分分析
- 主要成分
- 化学性质
- 毒性与安全性
- 粉锡功效与作用
- 劳复与食复治疗
- 赤白痢疾缓解
- 小儿疳痢预防
- 粉锡使用指南
- 使用方法
- 剂量控制
- 注意事项
- 粉锡与其他药物比较
- 同类药品对比
- 优势与局限性
- 临床效果评估
- 粉锡现代研究进展
- 科学研究发现
- 临床试验结果
- 未来研究方向
- 粉锡文化意义
- 传统医学价值
- 社会影响与评价
- 文化传承重要性
- 粉锡使用案例分享
- 真实病例展示
- 患者反馈总结
- 成功治疗经验
- 粉锡使用误区与警示
- 常见错误观念
- 安全使用提示
- 避免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