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石蓝、嗽药。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久嗽咳血。用白前、桔梗、桑白皮各三两(炒过),甘草一两(灸),加水六升,煮成一升,分三次服下。忌食猪肉、白菜。

久咳气壅(体肿、短气、胀满、喉中呼吸有声,不能平躺卧下)。用白前二两,紫苑、半夏各三两,大戟七合,以水一斗浸一夜后煮成三升,分数次服。忌食羊内,饩糖。

附方

李明珍说:“白前色白而味微辛甘,手太阴药也。长于降气。肺气壅实而痰者宜之,若虚而长哽气者不可用也。”

诗句

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前

译文

一种名为“石蓝”的药,也被称为“嗽药”。

注释

  • 释名:解释其名字的来源和意义。
  • 亦名:列出该草药的其他别称。
  • 气味:描述该草药的气味特征。
  • 主治:明确指出该草药的主要用途和治疗效果。
  • 久嗽咳血:说明该草药治疗的一种病症。
  • 久咳气壅:描述另一种症状及其治疗方法。
  • 附方:提供了关于如何使用白前的一个常见处方。
  • 李明珍说:引用了李明珍对白前的评论或看法。

赏析

《本草纲目》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典籍,详细记载了许多中药材的功效、用法及注意事项。在这部作品中,白前是一种被用于治疗咳嗽和痰多的药物。

从原文来看,白前的味觉是苦的,但微温且无毒,这提示我们使用时应考虑其温和的性质。其主要功效在于止咳化痰,适用于久咳引起的咳嗽带血等症状。对于久咳引起的气壅,白前也是一种有效的药物选择,能够缓解气滞造成的不适感。

李明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及白前,强调其在降气方面的效果,尤其适用于肺气壅实而痰多的情况。然而,他警告说,如果身体虚弱,长期气短的人应避免使用白前,以防加重病情。

《本草纲目》还提供了一个常见的使用案例,即用白前配合桔梗、桑白皮等药材制成汤剂,以减轻久咳嗽引起的症状。这表明在使用白前时,可以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来调整药物配方,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