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胀满(脾气不和,冷气客于中,雍塞不通)。用白术二两、桔皮四两,共研为末,加酒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木香汤送下。此方名“宽中丸”。

脾虚泄泻。用白术五钱、芍药一两,共研为末,加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两次,冬月加肉豆蔻煨为末。

久泻肠滑。用白术(炒)、茯苓各一两,糯米(炒)二两,共研为末,加枣肉拌食或做成丸子服下。

小儿久泻(米谷不化,饮食不进)。用白术二钱半(炒过),加半夏曲二钱半、丁香半钱,共研为末,再加姜汁、面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按小儿年岁,酌量给服,米汤送下。

肠风痔漏、脱肛泻血,长期不愈。用白术一斤,黄土炒过,研细;另用干地黄半斤,在饭上蒸熟。两药捣和,如太干,可加酒少许。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汤送下。一服服三次。

《本草纲目》中关于术的记载,涉及脾虚胀满、脾虚泄泻、久泻肠滑、小儿久泻、肠风痔漏、脱肛泻血等多种病症。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病症及其对应的方剂:

  1. 脾虚胀满:脾虚导致气机不畅,出现胀满症状。使用白术二两和桔皮四两,共研末后加酒和糊制成丸子服用,每服三十丸,饭前服,木香汤送下。

  2. 脾虚泄泻:脾虚引起的泄泻需要温补脾阳。使用白术五钱和芍药一两,共研末后加米饭做成丸子,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3. 久泻肠滑:长期腹泻导致肠道滑脱。使用白术(炒)、茯苓各一两,糯米(炒)二两,共研末后加枣肉拌食或做成丸子服下。

  4. 小儿久泻:小儿因脾胃虚弱而长期不愈的泄泻。使用白术二钱半(炒过),加半夏曲二钱半、丁香半钱,共研末后再加姜汁、面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按小儿年龄酌量给服,米汤送下。

  5. 肠风痔漏、脱肛泻血:这两种病症都与大肠功能失调有关。使用白术一斤,黄土炒过,研细;另用干地黄半斤,在饭上蒸熟,两药捣和后如太干可加酒少许。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汤送下。

《本草纲目》中的“术”主要指白术,其用途广泛,涵盖了从治疗脾虚到痔疮等多种病症。通过合理使用这些方剂,可以有效缓解相关病症,提高生活质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