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玉豉、酸赭。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吐血。用地榆三两,加米醋一升,煮沸十多次,去渣汁,饭前热服一合。
妇女漏下,赤白不止,人极黄瘦。治方如上。
血痢不止。用地榆晒干,研细。每服二钱,掺在羊血上炙熟食下。又方:单用地榆煎汤,每服三合。
赤白下痢。用地榆一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半,去渣,熬成膏。每服三合,空腹服。一天服两次。
大便下血,长期不愈。用地榆、鼠尾草各二两,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
小儿疳痢。用地榆煮汁。熬如饴糖。服之有效。
毒蛇螫人。用新地榆根捣汁饮下,并以搽伤口。
虎犬咬伤。用地榆煮汁饮下,再以地榆末敷伤口。单用白开水冲服地榆末亦可。
小儿湿疮。用地榆煎成浓汁,一天洗疮两次。
地榆,学名Sanguisorba officinalis,是《本草纲目》中草部的重要药材。其名字“玉豉”和“酸赭”分别来源于其别名和气味属性。下面将详细解析地榆的释名、气味、主治以及相关用法:
- 释名:
- 玉豉:地榆在古代文献中被称为玉豉,这可能与其外观或质地有关,玉豉通常指颜色较白且质地细腻的物品。
- 酸赭:由于地榆的味道微带酸涩,因此被描述为酸赭。
- 气味:
- 地榆(根)味苦、微寒、无毒。这种性质使其在中医中常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 主治:
- 吐血:用地榆三两,加米醋一升,煮沸十多次,去渣汁,饭前热服一合。这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因胃热引起的吐血。
- 妇女漏下,赤白不止:使用地榆二两,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经血量多等症状。
- 血痢不止:用地榆晒干,研细,每服二钱,掺在羊血上炙熟食下。这是另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血痢不止的情况。
- 大便下血,长期不愈:用地榆、鼠尾草各二两,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长期大便下血的症状。
- 小儿疳痢:用地榆煮汁,熬如饴糖。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疳痢的症状。
- 毒蛇螫人:用地榆根捣汁饮下,并以搽伤口。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被毒蛇螫伤的情况。
- 虎犬咬伤:用地榆煮汁饮下,再以地榆末敷伤口。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被虎犬咬伤的情况。
- 小儿湿疮:用地榆煎成浓汁,一天洗疮两次。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湿疮的症状。
地榆不仅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药材,而且在现代医学中也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无论是在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中,地榆都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