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苦豆。

主治

小肠气痛。用胡芦巴炒过,研细。每服二钱,茴香酒送下。

肾脏虚冷,腹胁胀满。用胡芦巴(炒)二两,熟附子、硫磺各七钱五分,共研为末,加酒煎曲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四十丸,盐汤送下。

疝瘕。用胡芦巴(酒浸,晒)四两、荞麦面(炒)四两、小茴香一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酒或盐汤送下。服至两月后,大便出血脓,表示病根已经除去。

偏坠或小肠疝气。用沉香、木香各半两,胡芦巴(酒浸,炒)、小茴香(炒)各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盐酒送下。此方名“沉香内消丸”。

寒湿脚气(腿膝疼痛,行走无力)。用胡芦巴(酒浸一夜后焙干)、破故纸(炒香)各四两,共研为末;另取木瓜一个,切顶去瓤,放药入瓜内填满,将顶合上,蒸至极熟,然后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本草纲目·草部·胡芦巴
解析药物名称与主治功能

  1. 释名
  • 亦名苦豆
  • 小肠气痛治疗
  • 肾脏虚冷缓解
  1. 主治
  • 小肠气痛
  • 肾脏虚冷
  • 腹胁胀满
  1. 用法用量
  • 炒过研细
  • 茴香酒送下
  • 盐汤或盐酒送下
  1. 方剂配伍
  • 沉香内消丸
  • 温酒送下
  • 每服五十至七十丸
  1. 药效分析
  • 寒湿脚气缓解
  • 行走无力改善
  • 大便出血脓表示病根已除
  1. 现代应用
  • 现代医学中应用
  • 传统与现代结合
  • 临床实践验证
  1. 文化影响
  • 《本草纲目》编纂贡献
  • 世界性影响
  • 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1. 相关研究
  • 生物进化思想融入
  • 药物分类方法创新
  • 临床实践反映
  1. 结语
  • 胡芦巴在古代医学中地位
  • 对现代医学启示
  • 持续探索与研究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