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赦。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防痘入目。用燕脂、蛤粉,共研为末。嚼汁点小儿眼内。

痘疮倒陷。用干燕脂三钱、胡桃(烧存性)一个,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胡荽煎酒送下。服两次即可见效。

漏疮肿痛。用猪胆七个、燕脂子十个,洗水和匀,搽患处,几次即愈。

我们来看《燕脂》这首诗的原文:

本草纲目·草部·燕脂

释名亦名赦。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防痘入目。用燕脂、蛤粉,共研为末。嚼汁点小儿眼内。痘疮倒陷。用干燕脂三钱、胡桃(烧存性)一个,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胡荽煎酒送下。服两次即可见效。漏疮肿痛。用猪胆七个、燕脂子十个,洗水和匀,搽患处,几次即愈。

注释:

  • 释名亦名赦:解释名字的意思。
  • 气味甘、平、无毒:描述燕脂的气味和性质。
  • 主治防痘入目:指出燕脂的主要功效。
  • 用燕脂、蛤粉,共研为末:说明如何使用燕脂来治疗疾病。
  • 嚼汁点小儿眼内:具体描述了如何将燕脂用于治疗儿童的眼部问题。
  • 痘疮倒陷:描述痘疮严重到需要用药物进行治疗的情况。
  • 用干燕脂三钱、胡桃(烧存性)一个,共研为末:详细说明了如何使用干燕脂和胡桃来治疗痘疮。
  • 每服一钱,胡荽煎酒送下:介绍了服用方法及辅助药物。
  • 服两次即可见效:表示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是明显的。
  • 漏疮肿痛:指的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变,需要通过特定方法治疗。
  • 用猪胆七个、燕脂子十个,洗水和匀,搽患处,几次即愈:详细介绍了使用猪胆和燕脂的涂抹方法及其效果。

赏析:
这首诗详细记录了燕脂的多种用途和治疗效果,从预防痘疮到治疗痘疮和漏疮等皮肤问题,展示了古代中医对于外用药物的重视和使用经验。诗中不仅描述了具体的操作方法,还强调了药物的性质和作用,体现了中医理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医学对于皮肤疾病的重视以及治疗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材料的利用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