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覆闾。
气味
(子)苦、微寒、无毒。
主治
瘀血不散。变成痈肿。用生淹闾捣汁一升内服。
月经不通。用淹闾子一升、桃仁二升(酒浸,去皮尖),研匀,放入酒二斗中浸封。五日后,每饮三合。一天服三次。
产后血痛。和淹闾子一两,水一升,童便二杯,同煎服。
诗句:
本草纲目 · 草部 · 淹闾
释名:覆闾,即覆闾。
气味:子部分苦、微寒、无毒。
主治:瘀血不散。变成痈肿。用生淹闾捣汁一升内服。
月经不通:用淹闾子一升、桃仁二升(酒浸,去皮尖),研匀,放入酒二斗中浸封。五日后,每饮三合。一天服三次。
产后血痛:和淹闾子一两,水一升,童便二杯,同煎服。
译文:
《本草纲目》中有草药叫做“淹闾”,也叫“覆闾”。它的子部分味苦、性微寒、无毒。可以治疗瘀血不散引起的疼痛,以及变成痈肿的情况。将淹闾的子部分捣碎后取其汁液,每次服用一升。对于月经不通的情况,可以将淹闾的子部分一升、桃仁二升(先浸泡在酒中并去皮尖)混合研磨成粉末,然后将这些混合物放入两斗酒中密封浸泡五天,每天饮用三次,每次三合。对于产后出现的血痛情况,可以将淹闾子的一两者、水一升、童便二杯一起煎煮后服用。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草药淹闾的记载,详细描述了它的药用部分、味道、毒性、主治的疾病以及具体的用药方法。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淹闾这种草药在古代中医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它的功效和作用。同时,诗中的注释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含义,增加对中医药学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