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门冬、颠勒、颠棘、天棘、万岁藤。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用生天门冬捣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苑四合,浓煎成丸子。每服一丸,如杏仁大。一天服三次。

肺劳风热。用天门冬(去皮、心)煮食,或查干为末,加蜜做成丸子服下。

风颠发作(耳如蝉鸣,两胁牵痛)。用天门冬(去心、皮),晒干,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宜久服。

小肠偏坠。用天门冬三钱、乌药五钱,水煎服。

痈疽。用天门冬三、五两,洗净,捣细,以好酒滤取汁,一次服下。未效,可再次服药,必愈。

菝葜,亦称“金刚藤”,是一种在《本草纲目》中被详细描述的植物。其不仅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还因其独特的外观和用途在民间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1. 释名与别名
  • 名称来源:菝葜的别名包括门冬、颠勒、颠棘、天棘、万岁藤等。
  • 其他称呼:除了常见的名称,它还有铁菱角、王瓜草等多种俗称。
  1. 气味与性味
  • 根茎气味:菝葜的根(根)苦、平、无毒。
  • 主治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以及风颠发作等症状。
  1. 主要功效
  • 止咳化痰:生天门冬捣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苑四合,煎为丸子,每次服一丸,如杏仁大。一天三次。
  • 治疗肺痿咳嗽:用生天门冬捣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苑四合,煎为丸子,每次服一丸,如杏仁大。一天三次。
  • 治疗风颠发作:用菝葜(去心、皮)晒干,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三次。
  1. 使用注意
  • 小肠偏坠:用菝葜三钱,乌药五钱,水煎服。
  • 痈疽疔疮:用菝葜三钱,水煎服。
  • 小肠偏坠:用菝葜三钱,乌药五钱,水煎服。
  1. 相关研究
  • 现代研究:菝葜含有多种生物碱和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 化学成分:菝葜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和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1. 相关应用
  • 临床应用:菝葜在中医中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等。
  • 民间应用:在民间,菝葜也被用作驱虫和治疗皮肤病。
  1. 相关典故
  • 历史记载:菝葜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记载和应用,如《本草纲目》中的详细描述。
  • 文化意义:菝葜不仅是中药材,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民间传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