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辛、甘、大温、有小毒。
主治
中风口,半身不遂。用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等分,生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风痰眩晕(头痛,胸隔不利)。用白附子(炮,去皮脐)半斤、朱砂二两二钱半,龙脑一钱,共研为末,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在。每服三十丸,饭后服,茶或酒送下。
赤白清真斑。用白附子、硫磺,等分为末,加姜汁调稀,以匣蒂蘸搽。一天可搽数次。
喉痹肿痛。用白附子末。枯矾,等分研细,涂舌上,有涎水吐出。
偏附疝气。用白附子一个,研为末,加口涎调填脐上,再以艾灸三壮或五壮,即愈。
小儿慢脾惊风。用白附子半两、天南星半两、黑附子一钱,并炮去皮为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此方变治大人风,止吐化痰。
白附子的气味为辛、甘、大温,有小毒。
白附子在中医中具有多种用途,其气味辛、甘、大温,并含有小毒。这种独特的药性使得白附子在治疗多种疾病时能够发挥不同的作用。例如,在治疗中风口和半身不遂时,白附子与白僵蚕、全蝎等药物配伍使用,生研为末后,每服二钱,用热酒调下。这种用法不仅体现了中医对药物组合的精妙运用,也显示了白附子在缓解中风症状方面的疗效。
白附子在治疗风痰眩晕方面也显示出其独特的效果。头痛、胸隔不利等症状可以通过将白附子炮制去皮脐后,与朱砂、龙脑等药物共研为末,加粟米饭做成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饭后用茶或酒送下。这种治疗方法不仅针对于风痰引起的眩晕,还可能涉及到其他由风邪引起的身体不适。
白附子在治疗赤白清真斑方面也有应用。通过将白附子与硫磺等量混合后,研为末,加姜汁调稀后,以匣蒂蘸搽,一天可以多次进行。这种方法可能用于治疗因风邪引起的皮肤病变,如红斑或色素沉着等问题。
白附子在喉痹肿痛的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将白附子研末后,加入枯矾等份,涂于舌上,有涎水吐出。这种方法可能用于治疗因风邪引起的咽喉肿痛,帮助清除体内的风邪,恢复咽喉的通畅。
在偏附疝气的治疗中,白附子与口涎调和填脐上,再用艾灸三壮或五壮,即可见效。这种方法可能用于治疗因寒湿引起的疝气,通过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驱散体内的寒湿,缓解疝气的症状。
小儿慢脾惊风的治疗中,白附子与天南星、黑附子等药物炮制去皮脐后,每服二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这种方法可能用于治疗小儿因风邪引起的慢脾惊风,通过调整脾胃功能,缓解风邪引起的症状。
白附子在中医中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药物。它不仅可以用于治疗中风口、半身不遂等病症,还可以用于治疗风痰眩晕、赤白清真斑、喉痹肿痛、偏附疝气以及小儿慢脾惊风等多种疾病。在使用白附子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和使用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