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急性子、早珍珠、金凤花、小桃红,夹竹桃、海,染指甲草,菊婢。

气味

(子)微苦、温、有小毒。(花)甘、滑、温、无毒。(根、叶)苦、甘、辛、有小毒。

主治

噎食不下。用凤仙花子,酒浸三夜,晒干,研为末,加酒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八粒,温酒送下。

咽中骨鲠。用白凤仙子研水一大口,倒在竹筒中灌入咽内,鲠物即可变软,或把凤仙子研末吹喉亦可。不宜着齿,免齿受损。

蛇咬伤伤。用凤仙花捣酒服。

打伤肿痛。用凤仙叶捣成泥,涂肿破处,药干即换,一夜血散。冬季则用预采的干叶研成末,水调涂。

风仙,一种草本植物。

【释名】

  • 急性子、早珍珠、金凤花、小桃红:这些名称可能与风仙的花或其特性有关。
  • 夹竹桃、海,染指甲草:这些可能是对风仙的别称或特定用途的描述。
  • 菊婢:可能是指风仙的花朵或部分形态特征。

【气味】

  • (子):微苦、温、有小毒:指风仙花种子的气味和性质。
  • 花:甘、滑、温、无毒:指风仙花的花朵的气味和性质。
  • 根、叶:苦、甘、辛、有小毒:指风仙的根部和叶子的气味和性质。

【主治】

  • 噎食不下:用凤仙花子,酒浸三夜,晒干,研为末,加酒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八粒,温酒送下。这是一种用于治疗食物卡在喉咙无法下咽的症状的方法。
  • 咽中骨鲠:用白凤仙子研水一大口,倒在竹筒中灌入咽内,鲠物即可变软,或把凤仙子研末吹喉亦可。不宜着齿,免齿受损。这是一种用于缓解咽喉不适,特别是骨刺或异物感的方法。
  • 蛇咬伤伤:用凤仙花捣酒服。这是一种民间偏方,用于治疗蛇咬伤后的伤口疼痛和炎症。
  • 打伤肿痛:用凤仙叶捣成泥,涂肿破处,药干即换,一夜血散。冬季则用预采的干叶研成末,水调涂。这是一种用于缓解创伤后肿胀和疼痛的方法。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风仙的不同用途和功效,包括治疗噎食不下、咽中骨鲠、蛇咬伤伤和打伤肿痛等。通过具体的用法和剂量,展现了古代人对自然界药材的利用和尊重。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在医疗实践中的智慧和经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