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象豆、盍子、合子。
气味
(仁)涩、甘、平、无毒。
主治
喉痹肿痛。用盍藤子烧过,研细,酒送服一钱。
五痔下血。用盍藤子烧存性,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肠风下血。用盍藤子两个、完好的皂荚子四十九个,共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又方:用盍藤子三枚(选厚重者),湿纸七层包好煨熟、去壳,取肉,研为末。每服一钱,饭前服,黄芪汤送下。一天服一次。
诗句:
盍藤子,其名象豆、盍子、合子,气味涩、甘、平、无毒。主治喉痹肿痛。五痔下血。肠风下血。用盍藤子烧存性,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或湿酒送下,一日一次。
译文:
盍藤子,又名象豆、盍子和合子。味道是酸的,有点甜、平和、没有毒。主要治疗喉咙疼痛和肿胀,以及痔疮流血和肠胃疾病引起的出血。把盍藤子烧成炭后研磨成末服用,每次两钱,用水送服,或者用温酒送服,一天服用一次。
注释:
- 盍藤子: 植物的名字,在古代文献中也被称为象豆、盍子、合子。
- 气味: 描述盍藤子的味道,包括酸、甜、平和且无毒性。
- 主治: 列出了盍藤子可以治疗的疾病,如喉咙痛和肿胀,痔疮出血和肠胃疾病导致的出血。
- 用盍藤子烧过,研细,酒送服一钱: 描述了一种治疗方法,即使用盍藤子烧成灰然后磨成粉末,以酒来送服,每次用量为一钱。
- 用盍藤子烧存性,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另一种治疗方法,使用盍藤子烧至变成灰并保存性质后,每次用药量为二钱,用米汤作为送药的介质。
- 又方: 提供了另一种治疗方案,具体方法是选择两个盍藤子,与四十九个完好的皂荚子一同燃烧,待其变成灰并保存性质后,将其研磨成末,每次用药量是二钱,用温酒送服。
- 湿纸七层包好煨熟、去壳,取肉: 描述了另一种制备药物的方法,即使用湿纸包裹盍藤子(或皂荚子),七层后将其煮熟并去皮,取出其内的肉部分,然后研磨成末。
- 黄芪汤送下: 最后提到的是一种服药方式,即将制备好的药物粉用黄芪汤来送服。
赏析:
这首诗记录了关于植物盍藤子的应用及其在古代医学中的应用方法。从诗中可以看出,盍藤子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包括喉咙疼痛、痔疮出血和肠胃疾病引起的出血等。这种植物的使用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中某些植物药用价值的深入理解和利用。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对于自然药物的依赖和使用情况,同时也反映了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