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谷菜、白草、白幕、排风,子名鬼目。

气味

(根、苗)甘、寒、无毒。

主治

风疹、丹毒、瘴疟。用白英煮汁饮服。

目赤头旋(风热上攻,眼花面肿)。用白英子(鬼目)(焙)、甘草(炙)、菊花(焙)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临星时温水送下。

附方

亦可用为清热、解毒、祛风湿。近年亦用以治肺癌、胃肠道癌等症。

诗句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药物学著作,由明代李时珍所著。在草部中,有关于白英的描述。

译文

谷菜、白草、白幕、排风,子名鬼目。
气味(根、苗)甘、寒、无毒。
主治
风疹、丹毒、瘴疟。用白英煮汁饮服。
目赤头旋(风热上攻,眼花面肿)。用白英子(鬼目)(焙)、甘草(炙)、菊花(焙)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临星时温水送下。
附方亦可用为清热、解毒、祛风湿。近年亦用以治肺癌、胃肠道癌等症。

注释

  1. 释名: 解释名字的出处或意义。这里“谷菜”是指植物的茎或叶子,常作为蔬菜食用;“白草”和“白幕”可能是同一植物的不同名称,都指一种白色的草;“排风”可能是一种用于通风的设施或方法。

  2. 气味: 描述草的味道、性质和是否对人体有害。这里的“(根、苗)甘、寒、无毒”表明该植物的根部(或整个植株)味道甘甜,性质偏寒,且没有毒性,说明其适合食用。

  3. 主治: 列出该草可以治疗的疾病。这里提到了“风疹”、“丹毒”和“瘴疟”三种疾病,这些病症通常与感染有关。

  4. 目赤头旋: 描述了眼睛发红,头痛眩晕的症状,这通常是风热或热毒引起的。

  5. 附方: 这是一些额外的用途或者建议,如“亦可用为清热、解毒、祛风湿”表示除了主要的治病用途外,还可以用于其他辅助性的治疗,比如清热解毒、祛湿解表等。

  6. 近年亦用以治肺癌、胃肠道癌等症: 表明现代医学也发现白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癌症症状。

赏析

白英作为一种中草药,其应用历史悠久,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的治疗实践中。从古代的《本草纲目》到现在的现代医学,白英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还因其广泛的适应症而被用作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手段。

通过现代科学研究,人们发现白英中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这些成分对于治疗多种疾病显示出了显著的效果。例如,白英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肺癌等肿瘤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此外,白英还能改善胃肠道健康,对于胃肠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白英作为一个传统而珍贵的中药材,不仅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的历史传承,也体现了中医药理论的智慧和实践的价值。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白英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宽,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