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勒草、葛勒蔓、来莓草。
气味
甘、苦、寒、无毒。
主治
小便石淋。取律草根汁一升饮服,石当出,不出再服。
小便膏淋。取律草根生汁三升、醋二合,混匀一次服下。
尿血。治方同上。
久痢。用律草研为末,装管中吹入肛门。数次后即见效。
疟疾。用律草末、常山末等分,以淡浆水两碗,泡药露一夜,五更时煎成一碗,分二次服。以吐邮痰涎为愈。
遍体癞疮。用律草煎成浓汤洗澡。
律草,学名Lepidium aureum,是《本草纲目》中草部的一种植物。其释名包括勒草、葛勒蔓和来莓草,表明了它在古代的多种称呼方式。律草的气味甘、苦、寒、无毒,这种性质使其在中医中具有多种用途。
律草的主治功能
小便石淋:律草被用于治疗因尿路结石引起的疼痛和排尿困难。具体方法是取律草根汁一升,饮用后如果石头排出则停止服用,若未见效则继续服用。这种方法体现了中医通过自然疗法解决疾病的思路。
小便膏淋:律草同样适用于治疗尿液过于浓稠导致的尿路问题。具体做法是取律草根生汁三升,加入醋二合,混合均匀后一次服用。这种方法强调了药物与自然成分的结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尿血:律草对于治疗尿血也有显著效果。治疗方法与上述类似,即取律草汁饮服或研末装管吹入肛门,多次使用后可见效。这显示了律草在止血方面的应用。
久痢:律草还可用于治疗长期腹泻。将律草研磨成末,装入管中吹入肛门,数次后即可见效。这种方法体现了中医利用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的思路。
疟疾:律草在治疗疟疾方面也显示出其独特的效用。具体方法是取律草末与常山末等分,用淡浆水浸泡并煎煮,然后分成两次服用。这种方法强调了药物组合的重要性,以增强治疗效果。
遍体癞疮:律草还可用于治疗皮肤病,如遍体癞疮。具体方法是将律草煎制成浓汤进行洗澡,这种方法体现了中医利用自然疗法治疗皮肤疾病的传统思路。
律草的使用方法
取律草根汁:律草的根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小便石淋的方法。具体操作是将律草根汁一升饮用,如果石头排出则停止服用,若未见效则继续服用。这种方法体现了中医通过自然疗法解决疾病的思路。
取律草根生汁:律草的生汁也被用于治疗小便膏淋。具体做法是取律草根生汁三升,加入醋二合,混合均匀后一次服用。这种方法强调了药物与自然成分的结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律草末:律草的粉末也被用于治疗久痢。具体做法是将律草研磨成末,装入管中吹入肛门,数次后即可见效。这种方法体现了中医利用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的思路。
律草煎汤:律草的煎汤也被用于治疗疟疾。具体做法是将律草末与常山末等分,用淡浆水浸泡并煎煮,然后分成两次服用。这种方法强调了药物组合的重要性,以增强治疗效果。
律草泡酒:律草还可以泡酒使用,具体方法是取律草末与白酒混合,密封浸泡一周后饮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能作为日常保健饮品。
律草的应用实例
小便石淋:律草的根汁被用于治疗小便石淋,这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通过饮用律草的根汁,可以促进结石的排出,从而缓解症状。
小便膏淋:律草的生汁也被用于治疗小便膏淋,这是由于律草具有利尿作用,可以帮助稀释尿液,减少尿液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减轻症状。
尿血:律草对于治疗尿血也有很好的效果。通过饮用律草汁或研末装管吹入肛门,可以有效地止血,帮助恢复健康。
久痢:律草的粉末也被用于治疗久痢,这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通过将律草研磨成末并装入管中吹入肛门,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从而缓解症状。
疟疾:律草的粉末与常山末等分,用淡浆水浸泡并煎煮后分成两次服用,可以有效治疗疟疾。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能作为日常保健饮品。
遍体癞疮:律草的煎汤也被用于治疗遍体癞疮,这是一种皮肤病。通过将律草煎制成浓汤进行洗澡,可以有效地去除皮肤上的细菌和病毒,促进皮肤愈合。
总结
学名Lepidium aureum,在《本草纲目》中被广泛记载和应用。其性味甘、苦、寒、无毒,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律草在治疗小便石淋、小便膏淋、尿血、久痢、疟疾、遍体癞疮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通过饮用律草的根汁、生汁、粉末、煎汤以及泡酒等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或治愈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