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石鲮、石龙藤、悬石、耐冬、云花、云丹云英、石血、云珠。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小便白浊。用络厂、人参、茯苓各二两,龙骨(煅)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喉痹肿塞,喘息不通。用络石草一两,加水一升,煎成一大碗,细细饮下。
痈疽热痛。用络石茎叶一两,洗净晒干,皂荚刺一两,新瓦上炒黄,甘草节半两,大栝楼一个(取仁,炒香),乳香、没药各三钱。各药混合后,每取二钱,加水一碗、酒半碗,慢火煎成一碗,温服。
《本草纲目》·草部·络石
释名
- 石鲮:此名源于其生长环境,通常在山石或岩石上发现。
- 石龙藤:因其攀附于石上生长,形似龙腾而得名。
- 悬石:形容其形态如悬挂于空中的石头,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
- 耐冬:指其四季常青的特性,即使在冬天也能保持生机。
- 云花:因其常在云雾中绽放,如同天上的花一般美丽。
- 云丹云英:形容其花朵繁多且色彩斑斓,犹如云霞中的精灵。
- 石血:指其茎叶中含有的红色汁液,具有活血作用。
- 云珠:形容其果实晶莹剔透,如同天上的珍珠。
气味
- 苦、温、无毒:这是络石的基本药性描述,表明其味苦而温热,对人体无害。
主治
- 小便白浊:使用络石、人参、茯苓各二两,加上龙骨(煅)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 喉痹肿塞,喘息不通:用络石草一两,加水一升,煎成一大碗,细细饮下。
- 痈疽热痛:用络石茎叶一两,洗净晒干,再加皂荚刺一两,新瓦上炒黄,甘草节半两,大栝楼一个(取仁,炒香),乳香、没药各三钱。混合后,每取二钱,加水一碗、酒半碗,慢火煎成一碗,温服。
赏析
络石,一种生于太山川谷、石山之阴或高山岩石上的植物,其名字来源于其包络石木而生的特性。这种植物不仅外形独特,还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从《本草纲目》中可以看出,络石不仅用于治疗小便白浊等病症,还广泛应用于喉痹肿塞和痈疽热痛的治疗。此外,络石的叶子呈圆形,颜色翠绿,茎节着处即生根须,包络石旁,花白子黑,六月、七月采茎叶,日干。
注释
- 五脏六腑皆得治:说明络石的疗效广泛,适用于人体的多个部位和系统。
- 久服轻身明目:长期服用可以使人身体轻盈,视力明亮,延缓衰老。
- 不老延年:表示长期服用络石可以使人健康长寿,不受疾病困扰。
结语
络石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其独特的药性和广泛的应用使其在中医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草纲目》的记载,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络石的药效和应用,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来维护人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