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镜面草。
气味
辛。
主治
吐血、鼻血。用镜面草,洗净。捣烂,泡酒服。
小儿头疮。用镜面草晒干为末,加轻粉、麻油敷搽,有效。
手指肿痛。用镜面草捣烂涂搽。
诗句:
镜面草,辛味,主治吐血、鼻血。小儿头疮及手指肿痛,均可用之。
译文:
镜面草,气味辛辣,可以治疗吐血和鼻血。对于小儿头部的疮疡,也可以使用镜面草晒制末后配合轻粉、麻油进行外敷,有疗效。若手指肿痛,同样可以用镜面草捣烂后涂抹。
注释与赏析:
释名:在中药学中,对药材的名字往往有着特定的解释,用以方便记忆和理解药材的功效。”镜面草”这个名字可能指的是一种叶子或茎上覆盖着类似镜面的绿色物质的植物。
气味:描述药物的挥发性香气,以及味道。”辛”在这里指的是一种辛辣的味道,是中医常用的描述药物性质的方法之一。
主治:列出了这种药草的主要治疗用途,这里列举了吐血和鼻血,这两种病症在中医中都被视为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及时治疗。
小儿头疮:描述了一种常见于儿童的皮肤病——头皮上的疮疡,通常需要外用药物来治疗。
手指肿痛:描绘了一种常见的手部问题,可能是由于受伤、炎症等原因导致。
捣烂涂搽:说明了如何应用该草药。”捣烂”指的是将草药磨碎成糊状,而”涂搽”则是涂抹到患处。这两步操作通常是外治法的一部分,即通过皮肤直接作用于病灶。
这首诗简洁地介绍了镜面草的基本信息及其应用,突出了它在处理特定疾病(如吐血、鼻血)和局部症状(如小儿头疮和手指肿痛)方面的实用性。中医认为药物的选用和使用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和具体病情来决定,因此在实际临床使用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草药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