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牟麦。

气味

咸、温、微寒、无毒。

主治

食饱烦胀。用大麦面熬香,每服一匙,开水送下。

蠼螋尿疮。用大麦嚼敷,一天三次。

汤火伤。用大麦炒黑,研为末,搽伤处。

小便不通。用陈大麦秸煎浓汁一次服。

【原文】

本草纲目 · 谷部 · 大麦

【译文】
大麦,又名牟麦。

气味:咸、温、微寒、无毒。

主治:
食饱烦胀:用大麦面熬香,每服一匙,开水送下。
蠼螋尿疮:用大麦嚼敷,一天三次。
汤火伤:用大麦炒黑,研为末,搽伤处。
小便不通:用陈大麦秸煎浓汁一次服。

【注释】

  1. 释名:解释名称或别名。
  2. 牟麦:即大麦,是古代对大麦的称呼。
  3. 气味:指药材的气味,这里指的是其味觉性质和感觉上的轻微影响。
  4. 主治:指药材可以治疗的疾病或症状。
  5. 食饱烦胀:食物过多导致腹部胀满不适的症状。
  6. 蠼螋尿疮:由蠼螋尿液引起的皮肤病变。
  7. 汤火伤:烫伤或者火焰烧伤。
  8. 陈大麦秸:陈年的大麦茎秆。
  9. 煎浓汁:将药材煎煮后取其浓缩的液体。

【赏析】
本诗描述了大麦的不同用途及其相应的治疗方法。大麦在古代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缓解饮食过量引起的不适、治疗由蠼螋尿液引起的皮肤问题以及应对烫伤和火焰烧伤等。这些应用不仅反映了古代医学的智慧,也展示了大麦作为药材的重要价值。通过具体的描述,读者能够了解到大麦的多种用途,并感受到古代医学对于自然界物质的利用和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