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翘、乌麦、花荞。

气味

甘、平、寒、无毒。

主治

咳嗽上气。用荞麦粉四两、茶末二钱、生蜜二两,加水一碗,搅于极匀,饮服。引气下降,即愈。

水肿气喘。用生大戟一钱、荞麦面二钱,加水作饼炙熟为末,空心服,茶送下。以大小便通畅为度。

赤白带下。用荞麦炒焦为末,加鸡蛋白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禁口痢疾。每服荞麦面二钱,沙糖水调下。

痈疽发背。用荞麦面、硫磺各二两,共研为末,加水作成饼,晒干收存,每取一饼磨水敷疮。

汤火伤。用荞麦面炒黄,研末,水调敷伤处,有特效。

瘰养成围颈。用荞麦(炒,去壳)、海藻、白僵蚕(炒,去丝),等分为末,白梅浸汤取肉,取一半和药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六、七十丸,食后临卧时米汤送下。一天服五次。若与淡菜同服更好。

本草纲目·谷部·荞麦从古至今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1. 释名
  • 翘、乌麦、花荞
  • 气味:甘、平、寒、无毒
  1. 主治
  • 咳嗽上气
  • 水肿气喘
  • 赤白带下
  • 禁口痢疾
  • 痈疽发背
  • 汤火伤
  1. 食疗方法
  • 用荞麦粉四两、茶末二钱、生蜜二两,加水一碗,搅于极匀,饮服。
  • 用生大戟一钱、荞麦面二钱,加水作饼炙熟为末,空心服,茶送下。
  1. 注意事项
  • 忌口痢疾
  • 忌口赤白带下
  • 忌口痈疽发背
  1. 赏析
  • 《本草纲目》作为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其内容详实可靠,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荞麦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如止咳平喘、利水消肿等,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 本草纲目·谷部·荞麦不仅记载了荞麦的药用价值,还提供了详细的食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