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火酒、阿剌吉酒。

气味

辛、甘、大热、有大毒。

主治

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治霍乱疟疾噎膈、心腹冷痛、阴毒欲死;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洗赤目肿痛,有效。

诗句:本草纲目 · 谷部 · 烧酒

译文:这是《本草纲目》中关于谷物烧酒的记载。

注释

  1. 本草纲目 - 这是一部古代的药物学巨著,包含了各种草药、动物和矿物的详细描述和用途。
  2. 谷部 -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谷”通常指粮食作物或者谷物,而“部”则是分类的名称。这里指的是谷物类的内容。
  3. 烧酒 - 一种由粮食发酵酿造而成的饮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4. 释名 - 这是对某些名称的解释或说明,这里的“火酒、阿剌吉酒”是对烧酒的别称。
  5. 气味 - 描述了烧酒的气味特点,“辛、甘、大热、有大毒”是对烧酒味道和性质的一种描述。
  6. 主治 - 列出了烧酒可以治疗的疾病和效果,包括“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治霍乱疟疾噎膈、心腹冷痛、阴毒欲死;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洗赤目肿痛,有效。”

赏析
《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很高科学价值的药物学专著,其中关于烧酒的记载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酒精饮品的认识和使用。烧酒作为一种古老的饮品,其制作方法和饮用习惯在不同地区和文化中有所差异。从这段译文中可以看出,烧酒具有多种功效,如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等,同时也被用于治病。然而,由于烧酒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要谨慎,以免过量导致身体不适。此外,烧酒也被认为有辟瘴的功效,可以驱除体内的邪气。在现代生活中,烧酒可能已经不再是主流饮品,但在古代,它可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