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胡芥、蜀芥。
气味
(子)辛、温、无毒。
主治
反胃上气。用白芥子末一、二钱,酒冲服。
热痰烦晕。用白芥子、大戟、甘遂、硭硝、朱砂,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芥丸”。
腹冷气起。用白芥子一升,微炒,研为末,加开水沁过的蒸饼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姜汤送下十丸,甚效。
肿毒初起。用白芥子还想,加醋调涂。
诗句:
本草纲目 · 菜部 · 白芥
译文:
《本草纲目》中有记载,白芥是一种蔬菜。
注释:
- 本草:指《本草纲目》,是中国明朝李时珍编撰的一部药物学专著,详细地描述了各种药物的性质、功效和用法。
- 纲目:即“纲”和“目”的合称,原意是网的总纲和网的目数,比喻事物的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在这里,“纲目”用来表示《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
- 菜部:在《本草纲目》中,将植物分为多个部分,其中包括“菜部”,这个部分主要收录了各种蔬菜和它们的药用价值。
- 白芥:一种常见的蔬菜,学名Sinapis alba,属于十字花科芥属,原产于亚洲西部。在中国,它被用作蔬菜、调味品以及传统医学中的药材。
赏析:
本诗出自《本草纲目》的“菜部”部分,主要描述了白芥的特性及应用。白芥作为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蔬菜,其用途广泛,包括治疗反胃、上气等病症。同时,诗人也提到了白芥子可以制成丸药,用于治疗热痰烦晕,以及用白芥子的粉末涂敷肿胀处。这些描述不仅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植物利用的智慧,也反映了古代中医理论中“对症下药”的思想。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如何通过观察和实践,将自然界的资源转化为医疗和保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