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寄生。用槐木耳烧存性,研为末,水服枣样大一块。若不止痛,饮热水一程式,蛔虫即可打下。
肺痈咳血。用柘耳一两,研为末,同百齿霜二钱,加糊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木耳:槐木和木耳,用于治疗蛔虫病。
柘耳:一种药材,用于治疗肺痈咳血。
百齿霜:一种药材,用于治疗蛔虫病。
枣样大一块:表示用量,即一次服用一片(约5克)的药量。
一程式:一种计量单位,相当于1升或240毫升。
梧子大:一种计量单位,相当于1克或1/4茶匙。
米汤送下:一种服药方法,将药物溶于米汤中饮用。
赏析:本诗描述了两种中药方剂,分别为治疗蛔虫病和肺痈咳血的药物。其中,“用槐木耳烧存性,研为末,水服枣样大一块”指的是用槐树皮和木耳熬制成膏状物,研磨成粉末,用水冲服一片(约5克)的药量。而“用柘耳一两,研为末,同百齿霜二钱,加糊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则是指使用柘树种子一两,研磨成粉末,与百齿霜二钱混合,调制成丸子,每丸重如梧子(约1/4茶匙)。这两种药物分别用于治疗不同的病症,体现了中医用药的智慧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