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甜梅。
气味
(核仁)甘、苦、温、冷、利,有小毒。
主治
咳嗽寒热。用杏仁半两,去皮尖,在童便中浸七日,取出,温水淘洗,研如泥,加童便三升煎如膏。每服一钱,熟水送下。
上气喘急。有杏仁、桃仁各半两,去皮类,炒研,加水调生面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姜蜜汤送下。以微泻为度。
喘促浮肿,小便淋沥。用杏仁一两,去皮尖,熬后磨细,和米煮粥,空心吃二合。
头面风肿。用杏仁捣成膏,调鸡蛋黄涂布上,包头面。药干又涂。七、八次可愈。
偏风不遂,失音不语。生吞杏仁七枚,逐日增加至四十九枚,周而复始。食后饮竹沥,直到病愈。
喉痹痰嗽。用杏仁去皮、熬黄,取三分,加桂末一分,研泥裹含咽汁。
喉热生疮。治方同上。
《本草纲目》中的杏,释名为“甜梅”,具有甘、苦、温、冷、利,有小毒”的性味。
杏树在《本草纲目》中被归类于果部,其果实不仅美味可口,还具备多种药用价值。杏子味甘、平、温,无毒,主要功效包括止咳下气和消心腹逆闷。杏仁作为杏子核仁部分,更是药效显著,主治咳嗽寒热,并可用于治疗上气喘急、喘促浮肿、小便淋沥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