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胡榛子、无名子。
气味
(仁)辛、温、涩、无毒。
主治
腰冷,肾虚萎弱,止痢。木皮煎汁洗浴,可治阴囊湿痒。
本草纲目·果部·阿月浑子
释名
胡榛子,又称无名子。
气味
(仁)辛、温、涩、无毒。
主治
腰冷,肾虚萎弱,止痢。木皮煎汁洗浴,可治阴囊湿痒。
赏析: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一部中药学巨著,全书共五十二卷,分为16部、60类,收录药物1892种。《本草纲目》的编纂标志着中国古代药物学的集大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阿月浑子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胡榛子,其果实可以食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阿月浑子的果实味甘、性温、涩、无毒,主要用于治疗腰冷、肾虚萎弱等症状。同时,阿月浑子的木皮煎汁洗浴,还可以用于治疗阴囊湿痒等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