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辛、温、有小毒。
主治
中风(口角偏斜,不能语言)。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式,合煎开数次,冷后每服半升。一天服三次。微汗即愈。
全身发痒。用茱萸一升,加酒五升,煮成一升半,乘温擦洗,痒即停止。
冬月感寒。用吴茱萸五钱煎汤服,以出汗为度。
呕吐、胸满、头痛。用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两、人参一两,加水五升煎成三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吴茱萸汤”。
心腹冷痛。用吴茱萸五合,加酒三升煮开,分三次服。
小肠疝气(偏坠疼痛,睾丸肿硬,阴部湿痒)。用吴茱萸(去梗)一斤,分作四份。四两泡酒,四两泡醋,四两泡开水,四两泡童便。经一夜后,都取出焙干,加泽泻二两,共研为末,以酒和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汤或酒送下。此方名“夺命丹”,亦名“星斗丸”。
吴茱萸,一种在《本草纲目》中被详细记载的中药材,其气味辛、温、有小毒。它的主要功效包括治疗中风、缓解全身发痒、治疗冬月感寒等。下面将详细介绍吴茱萸的功效和用法:
- 治疗中风
- 主治口角偏斜,不能语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吴茱萸可以用于治疗中风引起的口角偏斜和言语困难。具体方法是使用吴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式,煎煮后冷服,每次半升,一天三次。这种方法通过温热的药效帮助身体驱散寒邪,促进气血流通,从而缓解中风症状。
- 缓解全身发痒
- 外用方法:对于全身发痒的症状,李时珍推荐使用吴茱萸进行外敷。具体做法是将吴茱萸一升,加入五升酒中,煮沸至一升半,趁热用此水洗擦患处,即可止痒。这种方法利用吴茱萸的温热特性,通过皮肤吸收达到舒缓瘙痒的效果。
- 治疗冬月感寒
- 内服方剂:在冬季感到寒冷时,可以使用吴茱萸与五钱煎汤服用的方法来驱寒。这种方法以出汗为度,有助于身体排出多余的寒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 治疗呕吐、胸满、头痛
- 吴茱萸汤:对于这些症状,李时珍推荐使用吴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两,人参一两,加水五升煎成三升的方剂。每服七合,一天两次。这个方剂通过调和脾胃,温暖内脏,有效缓解上述症状。
- 治疗心腹冷痛
- 吴茱萸五合:对于心腹冷痛的情况,李时珍建议使用吴茱萸五合,加酒三升煮开,分三次服用。这种方法有助于暖胃止痛,改善腹部不适。
- 治疗小肠疝气
- 夺命丹:对于小肠疝气导致的疼痛和睾丸肿胀,李时珍推荐使用吴茱萸(去梗)一斤,分为四份,分别泡酒、醋、开水和童便。经过一夜后取出焙干,再加入泽泻二两,共研为末,制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时用盐汤或酒送下。这种方法通过药物的温热特性和特定的配伍,有效缓解疝气带来的痛苦。
吴茱萸在中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独特的药性和多方面的疗效使其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药材。通过了解吴茱萸的不同用途和使用方法,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传统中药来维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