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赤柽、赤杨、河柳、雨师、垂丝柳、人柳、三眠柳、观音柳。
气味
(木)甘、咸、温、无毒。
主治
腹中痞积。用柽构枝煎汤,露一夜。五更时空心饮几次。痞渐消去。
各种风疾。用柽柳枝或叶半斤,切细,加荆芥半斤,以水五升,煮成二升,澄清后,再加白蜜五合,竹沥五合,封入瓶中,放锅内隔水煮过。每服一小碗,一天服三次。
解酒毒。用柽柳枝晒干,研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本草纲目》中关于柽柳的记载包括释名、气味与主治、应用等内容。具体如下:
- 释名:柽柳在《本草纲目》中被命名为多种,如赤柽、赤杨、河柳、雨师、垂丝柳、人柳、三眠柳、观音柳等。这些名称不仅描述了其外观特征,还反映了古人对其药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
- 气味与主治:柽柳具有甘、咸、温、无毒的特性,主要用于治疗腹中痞积。使用柽构枝煎汤,露一夜后,五更时空心饮几次,可以有效消除痞积。此外,柽柳还可用于治疗各种风疾,通过将柽柳枝或叶半斤,切细后加入荆芥半斤,用水五升煮成二升,再加入白蜜五合和竹沥五合,封入瓶中隔水煮过,每服一小碗一天三次来达到效果。
- 应用:柽柳的应用非常广泛,除了上述提到的治疗痞积和风疾外,它还可以解酒毒。具体方法是将晒干的柽柳枝研为末,每次服用一钱,用温酒调下。
- 其他用途:柽柳的嫩枝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灰分、粗蛋白和9种氨基酸总量占其他物质的4%。这些成分使其在食用方面也有一定的价值。
- 注意事项:虽然柽柳具有多种药用和食用价值,但孕妇和婴幼儿应谨慎使用。孕妇应避免使用,而婴幼儿体质较弱,也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柽柳不仅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资源,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通过对柽柳的研究和应用,不仅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自然资源,还能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